2018年10月19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向社會公開征求有關《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規定》)的意見。國家互聯
2018年10月19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向社會公開征求有關《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規定》)的意見。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網顯示,為了規范區塊鏈信息服務活動,促進區塊鏈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制定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以在2018年11月2日前通過登陸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發送電子郵件等途徑和方式進行意見反饋。
此次《管理規定》中所稱區塊鏈信息服務,是指基于區塊鏈技術或者系統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對于區塊鏈信息服務監管主體,《管理規定》指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全國區塊鏈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區塊鏈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肖颯說:“區塊鏈行業,一直也在尋找‘婆家’,此前工業與信息化部及下屬單位對于區塊鏈行業的技術標準多有涉獵,此番,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發聲,讓行業內對于監管機構的確定,有了更明確的認識。當然,我們認為,技術標準還是歸工信部管理,虛擬幣原理及探索還在央行研究所進行研究,地方監管機構將為各地網信辦。”
此外,《管理規定》還指出,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填報《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登記表》,主要包括服務提供者、服務類別、服務形式、應用領域、服務器地址等信息,履行備案手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根據實際情況對《備案登記表》進行調整,并按規定進行公示。
公示后,接下來各地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根據備案材料情況,在20個工作日內予以備案;不備案的,在二十個工作日內通知備案人并說明理由。對此,肖颯指出,這一點非常重要,備案與否在規定時間內給個準信兒,而不是無限期地拖延,影響整個行業的營商環境;對于不備案的,說明不備案的理由,這樣也防止“權力濫用”讓大家對于備案標準有“共識”。
而基于區塊鏈從事新聞、出版、教育、醫療保健、藥品和醫療器械等互聯網信息服務,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有關規定須經有關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在履行備案手續前,應當依法經有關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對此,肖颯指出,摒棄“許可制”,采取“備案制”,是行政管理機關的科學選擇。許可制往往會把行業管得太死,放任自流又會導致不可預估的風險,取用中間的“備案制”,可能是監管機構希望區塊鏈行業既有規矩又有活力。
此外,對于區塊鏈信息服務使用者,《管理規定》也做出了規定。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規定,對區塊鏈信息服務使用者進行基于身份證件號碼或者移動電話號碼等方式的真實身份信息認證。用戶不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的,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