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能挖出比特幣,讓挖礦成為許多人的詩與遠方;美國、冰島、加拿大、白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多元選擇,也貌似有眾多的理想國可以入駐;可是
直接能挖出比特幣,讓挖礦成為許多人的詩與遠方;
美國、冰島、加拿大、白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多元選擇,也貌似有眾多的理想國可以入駐;
可是,RawpoolCTO大頭老師首訪時的一句“出海其實是一條很難的路”,引出了國內礦業出海面臨的諸多難題。
今年年初,一份指示省級政府“積極引導”轄內企業退出加密貨幣挖礦產業的文件,在國內的礦圈引來不安因素。電價、用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開始轉折性調整,仿佛成了匝在礦主頭上的金箍,同時又有政策預期方面的擔憂,繼交易所、區塊鏈創業項目出海之后,不少礦主同樣開啟了自己的遠航之路。
出了國門,美國、加拿大、冰島、白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成為礦主遷徙的目的地,可是,等待他們的又是什么呢?
“出海,其實是一條很難的路!”
大頭老師的這一句話,就打破了圈外人將“出海”等同于旅游,面臨迤邐風光、藍天大海的想象,首先礦機搬遷、運輸就要消耗不菲的費用。
在設備搬到車、船之后,運到哪里,也是一個需要事前考察的問題。“并不是每個國家都支持挖礦,俄羅斯已經將礦機列為禁運的設備之一,雖然那里有充足的電,并且比較優惠,可是能不能運進去,成了擋在礦主面前的一道藩籬。美國在政策方面相對要穩定很多,供電也比較穩定,可是電價卻昂貴一些。加拿大目前已經集中了很多的算力,電價卻采用了浮動電價模式,類似百度的競價排名,隨著眾多礦機的涌入,電價已經拉起來不少。”
除了電價的問題,大頭老師還強調,挖礦并非只是單純挖礦那么簡單,還面臨當地法律法規方面的困擾:“中國的礦業目前還處于原生態運營階段,很多礦場的建筑標準、建筑條件,以及用電方面的合規性,都不是很健全。但是在法治體系比較健全的國家和地區,如果不注意這些方面,工作都沒辦法開展下去。”
進而大頭老師還以實例進行了說明:“某礦主在建完礦場之后,僅用電方面就要接受當地政府以及電廠在合規、安全等方面的多次審查。在礦機運到礦場通電之后,并不是擺在架子上,檢查好線路就可以挖礦。因為還有很多執行層面、合規層面的標準等待檢驗。在檢查完之前,礦機連架子都不可以擺上去,會消耗很多時間成本。”
在合規方面之外,礦主還要面臨一些來自當地合伙人方面的風險。“比如俄羅斯這樣的戰斗民族,做事講究的是‘拳頭法則’,礦主就會擔心資產的安全問題。”所以,基于各方面的考慮,一次出海行動,往往要花費幾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來運作。
有鑒于以往的經歷,大頭老師用“區塊鏈生態中最苦逼的環節”來形容挖礦這門生意,換來的雖然是話語權和節點的獎勵,可是,卻承擔了最苦最累的工作內容。
“去年年底,比特幣全網算力約為26e ,今年算力的峰值達到了40e。不過,40e的算力值已經橫盤了很長一段時間。究其原因在于,去年比特幣的價格一路飆升,引來眾多礦機進場挖礦,然而,從購置礦機到開始挖礦,要經歷一定的時間周期,所以,在今年上半年算力才達到峰值。” 根據大頭老師對比特幣全網算力的介紹,現階段礦機進場的速度已經趨于飽和狀態,關鍵是礦主該如何應對目前比特幣長期處于熊市的局面。
在今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比特幣圍繞6000美元的價格,進行了長達1個月的橫盤。在此期間,不少中小礦工因為沒有利潤可賺,采取了停機觀望的態度。可是,Rawpool卻沒有受到影響,大頭老師介紹了背后的原因:“因為小礦主單純依靠挖礦帶來的收益,作為利潤來源,比特幣的價格對其影響非常大。然而,大的挖礦企業,已經開始轉型進行多元化布局。在電力議價、礦機購置等方面,占有優勢不說,生態化運營對挖礦上下游(礦機、礦池、技術研發等)的布局,也容易規避價格風險。”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一問題,大頭老師還以淘金客的演變過程,對比特幣挖礦生意的發展進行了類比:“最初,礦工依靠自己的勞動力挖礦,獲得的收益都歸自己所有。后來挖礦組織或公司出現,眾多的礦工成了打工者。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開始購置挖礦設備,進行大機器作業,進而有的礦主開始了設備的生產以及技術的研發。這和比特幣挖礦的發展歷程非常相似。”
據大頭老師介紹,目前,整個礦圈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分層:
第一層為個人,擁有幾十到幾百臺礦機,因為體量小,容易找到礦場;
第二層為組織化集合體,即眾多個人集資購置礦機,交由數人進行達理,在與礦場及購置礦機時議價方面要略有優勢;
第三層為具有雄厚資本優勢,將挖礦納入自身業務板塊,類似比特大陸、Rawpool這樣的集團。培養有自己的專業團隊做運維,可以對礦機進行改良、優化,并且能夠運用自己的挖礦所得,進行項目的投資和孵化。同時,還能吸納小礦主進自己的礦池。
盡管,目前整個礦圈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可是,Rawpool方面表示現在依然是一個非常好的入場時機,不過像原始的買礦機、建礦池行為已經不是很好的方向,而出租算力或跟某些項目合作方面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堅持信仰,相信加密貨幣的未來前景,則是關鍵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