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兒子從加拿大回來度假,他剛剛高中畢業,準備九月上大學。這大半年來,我因為一直在國內忙碌CROS項目,都沒有關心他的情況。他告訴我他
最近兒子從加拿大回來度假,他剛剛高中畢業,準備九月上大學。這大半年來,我因為一直在國內忙碌CROS項目,都沒有關心他的情況。他告訴我他創立了個stveyo的服飾品牌(stveyo.com) 而且銷售出了數十件。基本上他出思路,Karen進行具體設計。然后利用printful.com (a print on demand web site) 完成服飾的生產和遞送。這是一個自動化的協同過程。這個發生在身邊的事,啟發了我更多的思考。
在這個例子中 一個互聯網平臺(Printful), 通過service on demand, 讓任何個體可以加入到生產流程中,產生個性化的協作。好像不需要區塊鏈就可以很好的實現了共享經濟。那么區塊鏈還有什么更多的意義呢?
仔細考察這個協作模式。剛才描述的場景首先要有個SAAS平臺,個體才能加入,這相當于是X+a的連接。其中大寫X代表平臺,小寫a代表個體。很難想象這個還能進行更多的延伸。比如產生 X+a+b或者X+a+Y+b之類更復雜的協作。要讓更多的不同機構和個體自由鏈接起來,形成完整商務協同,互聯網的平臺化思維是不行的,應該是改變思路,如同搭積木一樣,由下而上的構建。讓每個參與者能以簡潔標準的方式實現自由的銜接。 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和token正是提供了這樣的技術工具。這種樂高(Lego)式的拼接模式才能形成可以自由擴展的協作。這才是商業生態化的要義。
區塊鏈的協同同互聯網共享還有一個本質的不同是監督機制中,其利益分配是是中心化設定的。不對等,而且同市場脫節。容易形成灰色利益的侵入(比如刷單和偽交易)。
區塊鏈所形成的共享機制的最大特點是,在價值創建過程中同步引入市場機制。token所代表的流程的價值隨時可以在生態體系之外自由交易。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市場監督,有利于價值的發現和形成。
這就是我們所倡導的自金融。讓任何商業流程直接對接資本市場,受其監督,獲其資源。
關鍵詞: 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