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集分布式數據存儲、傳輸、加密等技術一體的新型應用模式,目前主要應用于比特幣和以太坊等數字貨幣加密。隨著數字貨幣興起,區塊鏈
區塊鏈是集分布式數據存儲、傳輸、加密等技術一體的新型應用模式,目前主要應用于比特幣和以太坊等數字貨幣加密。隨著數字貨幣興起,區塊鏈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
日前,麥肯錫在一份新的報告中聲稱,盡管人們頗有興趣對區塊鏈進行投資,但這項技術距離廣泛的商業化應用還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
報告指出,僅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已有超過50萬份有關區塊鏈的出版物。若使用搜索引擎谷歌進行搜索,大約能搜出370萬個結果。
不過,最值得注意的還是針對區塊鏈的大筆投資。單在2017年,區塊鏈初創公司所吸引了風險投資金額就逐漸增加到了10億美元,ICO(首次代幣發行)募資金額則高達50億美元。
麥肯錫預計,10年之內,人們將能通過區塊鏈處理全球10%的交易。同時,諸如IBM等大型科技公司已經開始了區塊鏈相關布局。華爾街見聞此前曾介紹,去年6月, IBM就已成功競標DTC(七大歐洲銀行合建的區塊鏈貿易融資系統)。瑞銀報告指出,區塊鏈等技術對于IBM而言是救命稻草。另據CNBC報道稱,IBM還在3月發布了新的區塊鏈產品,能讓初創公司及開發者建立自己的分布式數字賬簿。
在麥肯錫看來,區塊鏈的核心優勢在于“去中心化、因加密而安全、透明度高、不可篡改”。但短期來看,區塊鏈的戰略價值主要體現在成本削減方面。這就意味著像比特幣沒有官方權威背書的公開區塊鏈,不會像托管于私人電腦網絡并提供受控的訪問權限那種“獲得許可的區塊鏈”一樣成功。
但麥肯錫也認為,區塊鏈的這一戰略價值僅會在商業化應用可以大規模部署的情況下實現。為此,區塊鏈還需要一個正常運轉的生態系統,以達到區塊鏈應用所要求的臨界量。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麥肯錫稱,區塊鏈行業中的各大競爭對手需要合作,要制定出一套共同的標準和明確的規章制度,以便就如何領導和管理整個全球系統、數據和投資等問題達成一致。
要想克服這一難題,通常需要有一個發起人(比如監管部門或是行業組織)來帶頭。此外,至關重要的是,各位業內“玩家”戰略動機要一致。但顯然,在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中,完成這一任務尤其困難。
在麥肯錫堅定認為區塊鏈商業化需要三到五年小目標之前,蘋果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則認為區塊鏈和比特幣將在十年內充分發揮潛力。
Wozniak認為,區塊鏈是個”很不錯的想法“(great idea),并表示“區塊鏈即將引發下一場IT領域的重大革命”。Wozniak解釋稱,他對區塊鏈如此看好是因為該技術已經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應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