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絕對星等(Absolutemagnitude,M)是假定把恒星放在距地球10秒差距(32.6光年)的地方測得的
(相關資料圖)
1、 絕對星等(Absolute magnitude,M)是假定把恒星放在距地球10秒差距(32.6光年)的地方測得的恒星的亮度,用以區(qū)別于視星等(Apparent magnitude,m)。它反映天體的真實發(fā)光本領。此方法可把天體的光度在不受距離的影響下,作出客觀的比較。如果絕對星等用M表示,視星等用m表示恒星的距離化成秒差距數(shù)為r,那么M=m+5-5lgr。
2、 通過假設將所有天體放置在距離觀測者的標準參考距離處,可以用星等直接比較它們的亮度。與所有天文上的星等相同,可以為對應于指定濾波器頻帶或通帶的不同波長范圍指定絕對星等;對于恒星,通常引用的絕對星等是絕對視星等,其使用光譜的光學V帶(在UBV測光系統(tǒng)中)。
3、 物體越亮,其絕對星等的數(shù)值越小。兩個天體絕對星等相差5,那么光度相差100倍,并且n個絕對星等的差對應于100(n/5)的光度比。例如,絕對星等的恒星M= 3將比在V濾波器頻帶中測量的絕對星等的恒星M= 8的亮度大100倍。光度高的天體可以具有負的絕對星等值:例如,銀河系的絕對B星等值約為-20.8。
4、 天體的絕對熱星等表明其在所有波長上的總光度,而不是在單個濾波器頻帶中,如在對數(shù)幅度標度上表示的。為了從特定濾波器頻帶中的絕對星等轉換為絕對熱星等,應用熱改正。
5、 對于太陽系系統(tǒng)天體,光是反射的太陽光,我們使用定義不同的絕對星等(H),基于一個天文單位的標準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