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博劉承昊事件描述1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23年1月制造業PMI反彈至50.1%。核心觀點1.制造業PMI重回榮枯線上,供需雙雙回暖是景氣
【資料圖】
作者:于博 劉承昊
事件描述
1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23年1月制造業PMI反彈至50.1%。
核心觀點
1. 制造業PMI重回榮枯線上,供需雙雙回暖是景氣擴張的主要推動力;
2. 受春節復蘇帶動,企業信心與訂單需求共振向上,后續復蘇動力強勁;
3. 內需中建筑鏈強預期逐步形成,保交樓強度不減;外需支柱行業訂單亦有好轉;服務業在春節期間強勢復蘇;
4. 消費旺季之后,生產旺季有望再現,順周期資產在上半年具備較強的配置價值。
以下是正文
制造業PMI回到榮枯線上
12月全國制造業PMI續降至47%,自11月低位繼續下探。主要分項多數走強,供需雙雙反彈,庫存同時回補,價格略有分化。
從構成PMI的分項看,供需轉好是PMI回升的主因。 新訂單指數回升至50.9%,拉動PMI邊際回升2.1pct; 生產指數回升至49.8%,拉動PMI邊際回升1.3pct。 兩大指數對于PMI單月變化的貢獻率超過100%。
需求與預期共振向上,復蘇慣性較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往常的問卷發放時間正值農歷春節,中采咨詢將本月問卷的發放時間普遍推遲到了1月28號(農歷初六)。因此,1月PMI數據包含了春節復蘇的客觀表現和主觀預期。
面向未來,我們認為,景氣擴張動力強勁,主要有三方面證據:
1)內需擴張動力強,新訂單與生產差值、新訂單與在手訂單差值雙雙走闊,將助推未來生產繼續走強;
2)企業信心更足,生產經營活動預期連月走強,并帶動積極備產,采購量、原材料庫存雙雙回升;
3)外需仍有支撐,新出口訂單雖然仍處低位,但邊際也在改善,短期對于復蘇的拖累或較為有限。
建筑鏈量價齊升,裝備制造外需轉好
分行業來看,制造業的結構亮點頗多。內需方面,穩增長政策提振建筑鏈景氣。建筑鏈主要行業1月新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觸底回升,且出廠價格指數顯著走強,反映產業鏈內的強預期逐步生成。
外需方面,外貿支柱產業訂單轉好。1月化工、化纖、汽車、電氣機械等行業新出口訂單指數顯著好轉,或有助于出口鏈行業持續消化庫存,保持較高景氣。
保交樓如火如荼,服務業強勢擴張
1月非制造業景氣指數大幅反彈12.8pct至54.4%。
建筑業方面,盡管基建施工進程邊際放緩,但保交樓仍在快速推進,房屋建筑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不降反升,支撐1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反彈至56.4%。服務業方面,1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反彈14.6pct至54%。
在春節出行及消費的帶動下,交運與接觸性服務業景氣顯著回暖。1月住宿、零售、餐飲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回到榮枯線上。
經濟復蘇正當時,從消費品到周期品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指出,我國宏觀經濟仍面臨三重壓力。而從1月PMI的表現來看,需求收縮和預期轉弱的壓力已經有所緩解,后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正在經歷需求與預期共振向上的正反饋進程。而生產淡季不淡、庫存雙雙回補,都反映今年春節不僅呈現出消費復蘇的韌性,傳統的生產旺季有望在今年春季再現。因而,在消費旺季之后,與內需高度相關的順周期資產在上半年具備較強的配置價值。
風險提示
新冠病毒出現超預期變異。
研究報告信息
證券研究報告:經濟復蘇正當時,消費之后是周期——1月PMI數據點評
對外發布時間:2023-01-31
研究發布機構:長江證券(行情000783,診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