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幾月幾號夏至2020年夏至是幾點幾分2020年夏至是6月21號。陽歷時刻:2020年6月21日5:43:33陰歷日期:五月(大)初一星期日開始時刻:2020年
2020年幾月幾號夏至 2020年夏至是幾點幾分
2020年夏至是6月21號。
陽歷時刻:2020年6月21日5:43:3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陰歷日期:五月(大)初一星期日
開始時刻:2020年6月21日05:43
結束時刻:2020年7月6日23:14
夏至介紹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28″44),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
夏至日還是一年中自晝最長的一天。而且越往北,白晝越長。例如,夏至日的北京,晝長約十四小時五十八分;黑龍江省北端的漠河和烏蘇里,夏至日的晝長可達十七小時。在北極圈以北,到夏至日太陽就不下落。芬蘭的克米亞爾維,幾乎就在北極圈上,每年到夏至日夜晚,當地人民喜歡跑到城郊的小山上,欣賞那“白夜”的太陽。克米亞爾維及其北部地區,每年夏季有七十三天“白夜”。六月二十三日是芬蘭的“中夏節”,人們要跑到森林里去,燃起篝火,跳起舞蹈,迎接“白夜”的來臨。
夏至入伏了嗎
夏至還未入伏,夏至過后第三個庚日入伏;
入伏是從夏至日后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由于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就是說,庚日的日期是有變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入伏日期總是是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間。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夏季的節氣特點有哪些
夏至,在一年之中日照時間最長,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初生,在中醫養生論是非常關鍵的時期。夏至一到,標志著盛夏來臨,這時候的氣候特點明顯變得炎熱,許多人覺得立夏已經很熱了,但立夏到夏至只是一個過渡時期,到夏至之后,天氣會開始變得十分炎熱。而且夏季雨水多,是濕熱最重的季節。
專家指出,氣候炎熱時導致人體出汗過多、容易上火,這是疾病的特點。上火容易導致壯火傷氣,耗傷人體的津液;而出汗過多則直接耗傷人體津液,這些都可以直接導致人產生疲勞疲倦,甚至發生感冒。所以夏至之后人在養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上火、防止出汗過多。必要時采取適當的降溫解熱的辦法,如現代人大多會開空調,開風扇,保持室內環境通風透氣等。
夏至如何養生
1、飲食方面。
夏至飲食調養方面應調理胃氣,可以多喝點綠豆湯,食用新鮮蔬果,冬瓜、苦瓜、西瓜、空心菜、莧菜都是應季的蔬果。同時注意避暑祛濕,可食用薏米、茨實、扁豆等健脾祛濕的食品;
清熱去火方面可以用苦瓜煲瘦肉,絲瓜炒芹菜,竹葉、白茅根等清熱中藥來泡水飲用;容易出汗過多的人,可以適當用西洋參、麥冬、百合等滋陰中藥煲粥、煲湯,有益氣養陰的作用。
出現口干、尿黃,可以用車前草泡茶喝;天氣炎熱出現喉嚨痛、鼻子干等上火表現可以用夏枯草、蒲公英泡茶喝。
2、生活方面。
夏至時節要注意生活環境的調節,天熱炎熱時避免正午在室外運動,盡量選擇清晨或傍晚的時候出來運動。從空調房出來時需要有個過渡期,讓體內溫度有個下降的過程,避免從高溫到寒冷的環境快速切換而出現身體不適,甚至感冒,空調病等。
無論哪種體質的人,在夏至要注重心境平靜,順應自然界陰陽氣交接的變化,避免烈日下暴曬,避免劇烈運動耗氣傷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