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分鐘直線漲停!股價5年半新高又一超級賽道火了】智能電網早間放量高開高走,板塊指數漲逾1%,創3個
今日早盤,A股圍繞昨日收盤點位微幅震蕩,上證指數在紅綠間多次轉換,兩市成交依舊低迷。盤面上,新能源賽道繼續保持活躍,虛擬電廠、充電樁、智能電網、風能等板塊漲幅居前,人工智能、傳媒娛樂、知識產權、旅游等板塊跌幅居前。
北上資金凈流出37.8億元。
(資料圖片)
電網投資力度加大
智能電網早間放量高開高走,板塊指數漲逾1%,創3個月來新高,半日成交接近昨日全天成交。迦南智能開盤后直線拉升,快速20%漲停,股價創1年多來新高;有方科技、萬勝智能、南網能源等漲停或漲超10%。
隨著我國經濟復蘇形勢日趨向好,社會用電量加速增長。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1月—4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81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其中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69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第二產業用電量48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6%;第三產業用電量11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9%。
用電量大幅增長,疊加夏季用電高峰的到來,電力緊張問題再度襲來。中國真的缺電嗎?根據中電聯數據,2023年一季度,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6.2億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并預計2023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28億千瓦。
而另據東吳證券數據,我國電力尖峰負荷為13億千瓦。發電裝機容量26.2億千瓦,無法滿足13億千瓦尖峰負荷的問題出在哪里呢?
隨著國家提出“雙碳”目標后,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規模高速增長,2023年一季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13.3億千瓦,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50.5%。
但新能源的出力具有很強的隨機性、波動性和不確定性。特別是由于本地消納能力有限,加之外送通道建設滯后,此前在西部部分地區出現被迫“棄風棄光”現象。
所以,解決用電矛盾的核心已由裝機轉為電網建設。年初,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辛保安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2023年電網投資將超過5200億元,創歷史新高。
東吳證券也認為,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國電源側新能源發電進入大投資階段,2019-2022年期間風電光伏迎來了大發展,而電網投資尚未跟上,這也是2019年以來電荒現象頻發的根本原因,因此預計為滿足風電光伏的消納,2023年—2025年為電網大投資階段。
充電樁超高景氣度
充電樁概念早盤亦放量高開高走漲逾1%,創1個多月來新高。北巴傳媒開盤后不到2分鐘就直線漲停,這已是其連續第2日漲停,股價創5年半來新高;金龍羽、日豐股份等多股也直線拉漲停,英飛特、祥明智能等漲超10%。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政策逐漸由購置環節轉向充電設施環節,并且明確充電樁將作為新基建重要部分,作為國家重點投資方向。
今年以來,政府持續出臺政策鼓勵充電樁建設,2月八部委明確新增公用樁與公共新能車比例力1:1的目標;4月政治局會議強調加快推進充電樁建設;5月國常會強調適度超前建設充電樁。
在需求激增和政策加持下,我國充電樁裝機高速增長。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從2022年5月到2023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充電樁約5.8萬臺。今年一季度國內充電樁裝機63.2萬臺,同比增長29%。其中4月比3月公共充電樁增加6.7萬臺,4月新增充電樁同比增長52%。
行業超高景氣度,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是快速增長。根據數據統計,一季度充電樁概念股營收平均增長近26%,其中,陽光電源、固德威、科士達、可立克、贛能股份、綠能慧充、雙杰電氣7股營收翻倍。更有近30股歸母凈利潤翻倍,其中,固德威、英威騰業績增速超30倍,上海電氣超20倍,雙杰電氣也在10倍以上。
信達證券表示,隨著新能源車銷量逐步走高,充電樁行業需求也在高速增長,尤其是海外充電樁建設或將進入發力期,看好國內充電樁龍頭企業出海。預計二季度后新能源車需求逐步回升,產業鏈公司業績有望逐步環比提升,建議關注相關配置機會。
(文章來源:e公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