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陽”感染來襲?張文宏:關注脆弱人群,做好抗病毒小分子藥物儲備
(資料圖)
4月20日,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感染免疫高峰論壇上發言稱,如果新冠病毒發生變異,6個月后會慢慢出現二次感染,一般規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變異有效突破了人體為對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會形成感染高峰。
近日,社交媒體上不少網友紛紛曬出抗原“二陽”照片,擔憂是否會出現第二波感染高峰,相關話題很快沖上熱搜;恰逢最近XBB.1.16變異株病毒進入我國并呈現增長態勢,不由令大眾產生焦慮心理。
新冠病毒再次回到大眾視野,我們該如何應對?張文宏稱,“應對新冠二次感染,需關注脆弱人群,不斷地監測、預警,做好藥物儲備,對任何變異株的到來做出快速反應”。
對于新冠的診療,國內多位專家早有共識:抓住“黃金72小時”,尤其是老年人群和有基礎病的高危脆弱人群。對于這類病人,多位權威專家建議感染后應在第一時間及時就診,科學、安全、合理地用藥,降低重癥轉化的風險。抗病毒治療最好選擇在病毒感染的初期,抓住“黃金72小時”,越早服用效果越顯著。早期清除病毒,盡量減少病毒感染引起的器官損傷,防止并發癥的出現,從而能夠盡快康復。
對于大眾而言,面對“二陽”風險,做好藥物儲備、出現感染癥狀后及早介入抗病毒治療也極為重要。以國產口服小分子抗新冠藥物阿茲夫定為例,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教授就此曾表示:“理論上有病毒就有損傷,而阿茲夫定是抑制病毒的藥,因此用藥以后病毒減少就沒有損傷,所以只要是陽性的、體內有新冠病毒的人,早期無癥狀可發展為有癥狀,早期無癥狀可發展為重癥甚至死亡者都可以預測早點用藥。抗病毒用藥范圍可以更廣泛,只要有病毒就可以用,沒有病毒就沒有傳染性,就沒有機體損傷。”
近期,阿茲夫定一項治療輕癥患者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正式發表。結果顯示,阿茲夫定可以顯著加速輕度新冠感染患者體內病毒的清除及縮短核酸轉陰時間,降低病毒載量,對輕癥患者肝、腎功能均無顯著影響,安全性良好,再次證實了阿茲夫定對輕度新冠感染患者的治療療效與用藥安全性。
2023年1月,阿茲夫定片通過醫保談判正式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4月1日起,阿茲夫定片醫保支付價為175元/瓶,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目前阿茲夫定已在全國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完成醫保掛網,覆蓋全國各地近5萬家醫療機構,讓民眾獲取藥物更實惠便捷。
面對“二陽”,雖不必過于擔憂,但仍需要給予關注,做好防護,儲備防疫知識和相關藥物,更好保護自己和他人。(楊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