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湘九味”!助力湖南實現中醫藥產業千億目標
【資料圖】
新湖南客戶端4月24日訊(通訊員 楊益黎)4月23日,湖南省中藥材產業協會換屆大會在長沙舉行。大會透露,將全力打造“湘九味”省級區域公用品牌,積極推動大“南藥”品牌重塑,協助構建我省中藥材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助力實現我省“三高四新”、鄉村振興戰略和中藥材千億產業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湖南中藥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據介紹,我省中藥資源4667種,居全國第四、中部第一。憑著優秀的資源稟賦,我省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示范縣20個,中藥材種植(養殖)企業(合作社)3032家,中藥材種植面積479萬畝,中藥材年產量達177萬噸。
其中,玉竹、黃精、蓮子、百合、山銀花、枳殼等道地藥材產量占全國總產量50%以上,培育形成了“湘九味”中藥材品牌,慈利杜仲等26個中藥材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形成了湘西北武陵山區、湘西南雪峰山區、湘中湘東丘陵區域、湘南南嶺山區、湘北洞庭湖與環湖丘崗區等5個產業集群帶。
推動中藥材產業發展,湖南積極延伸上下游全產業鏈。目前,全省規模以上中藥工業企業177家,中成藥企業90家,其中上市企業7家,總市值約340億元;全省中藥批發零售額逾145億元;全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企業近3萬家,從業人員約80萬,年營業收入逾280億元,約占全國市場的10%。
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據悉,全省現有中醫藥相關科研機構32家,擁有國家和省級重點研究室26個。省內龍頭企業建設“中藥固體制劑”等省級中醫藥相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芙蓉實驗室設有中醫藥產業功能研究、公共創新等5個平臺,種業方面建設有岳麓山中藥材種業創新中心。中國工程院劉良院士工作站落戶湖南,《中醫藥-青風藤》國際標準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認定,為我省中醫藥領域首個國際標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