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18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韶關市農業農村局承辦的2023中國(韶關)食用菌預制
【資料圖】
4月17-18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韶關市農業農村局承辦的2023中國(韶關)食用菌預制菜產業暨韶關農業高質量發展招商大會成功舉辦。食用菌種植生產、預制菜研發加工等各方產業精英和企業家代表共聚一堂,開啟食用菌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春天之約,碰撞出一場“人間四月鮮”。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少榮,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羅一心,韶關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葉洪番等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言。
大會聚焦食用菌預制菜標準化、品牌化、集約化目標,以食用菌之夜——韶關食用菌預制菜美食品鑒為起始,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單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等專家作主題分享。
活動現場,韶關市10個縣(市、區)主要負責人積極推介各地農業招商項目。同時,達成39項農業招商引資項目,合計金額98.58億元。其中,翁源縣植物細胞工程項目、仁化縣森林康養基地項目、湞江區農旅項目等21個近44億元項目上臺簽約。
據悉,韶關食用菌種植歷史悠久,產業稟賦優異,依靠南嶺這一廣東省最大的天然生物基因庫,韶關既是全球草菇人工栽培的發源地,也是國內三大茶樹菇生產基地之一,現已成功創建了曲江區食用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武江食用菌(科學院)產業園和曲江區預制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育食用菌為主導產業的經營主體上百家。
2022年,全市產業園主導產業綜合產值超過18.4億元,日產鮮菇超百噸,主要品種的種植規模及產量占全省60%市場份額。產品遠銷越南、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美國、荷蘭、新西蘭等國家,韶關已成為廣東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
圍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培育壯大食用菌和藻類產業”“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部署要求,韶關市出臺了《韶關市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方案),大力支持發展食用菌產業,打造韶關食用菌品牌,推動食用菌產業升級,力爭通過預制菜這一業態,促進創業就業、消費升級和鄉村產業振興。舉辦此次大會,正是推動這一方案落地見效,加快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搶占食用菌預制菜產業發展高地,助力韶關早日建成“中國食用菌預制菜之都”的具體實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