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共護江南水韻
記者 羅水元
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黃浦江上曾經避之不及的水葫蘆少了。原因何在?日前,一場聯合檢查“解密”了其中的“法寶”,滬浙一條近四十公里界河未發現一例涉水違法行為。長三角區域聯動治水,高效能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
1 上下游聯動 左右岸同治
(資料圖片)
調研發現,黃浦江上的水葫蘆,一部分來自太湖、平湖,一部分來自沿線的小湖泊小河道,呈現點多、線長、面廣、流動快、變化大等特點,令下游單位疲于打撈。而目前,黃浦江上的水葫蘆已少多了。
這些水葫蘆去哪了?近日,太湖流域管理局蘇州局、上海市水務局河長處、上海市水務局執法總隊、金山區河長辦、金山區水務局、平湖市治水辦、平湖市水利局聯合進行了一次檢查,從一定程度上給出了答案。
這次聯合檢查的是上海塘-胥浦塘-掘石港河道。這是一條從浙江省平湖市北東湖自西南向東北流向上海金山區的河道,在平湖境內叫上海塘,在金山境內叫胥浦塘—掘石港,全長38.6千米。河道水域既是杭平申線航道,也是太湖流域汛期防洪的重要通道,河道水環境更會影響到下游。
聯合檢查組重點檢查了省際邊界河湖日常管養情況、非法矮圍清理整治情況、涉河建設項目、碼頭防汛安全、沿河企業排污整治情況等。經檢查,上海塘—胥浦塘—掘石港水環境總體情況良好,水質未見異常,未發現相關涉水違法行為。
“這離不開區域聯動治水,高效能治理。”金水區水務局副局長宣亞紅介紹,近年來金山區以河長制工作為抓手,按照控源截污、溝通水系、調活水體、生態修復、長效管理的治水思路,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還在聯動治水方面有許多創新舉措。
其中,聯合平湖市水利局、嘉善縣水利局在金山區廊下鎮山塘村掛牌成立的長三角首個“水事議事堂”,在水文測報、水利建設、水環境治理等方面“上下游聯動,左右岸同治”后,僅在水環境治理上,三地就合力筑牢了水葫蘆打撈攔截防線,緩解了“上游對下游、支流對干流”的水葫蘆蔓延爆發壓力。
區域聯動合力治水后,河道變好的不只是界河,還有更多區域河湖水體。
有關統計顯示,2022年度金山區鎮管以上河道水質監測斷面水質均值優于Ⅲ類水,較去年同期提升2個百分點,河湖水質綜合評價位列“郊區第一”。
2 青吳嘉一體 共聘河湖長
聯合發力治理邊界河湖水葫蘆的,還有由上海青浦區、江蘇吳江區、浙江嘉善縣所組成總面積約2413平方公里的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
早在2018年,為保障首屆進博會水生態安全,以水葫蘆聯動治理為突破口,三地就簽訂了《青昆吳嘉水域保潔一體化協作框架協議》,將作業區域向上游延伸,邁出聯保共治第一步。
2019年,隨著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落地,聯合舉行“協同治水啟動儀式”,共聘73名交界河(湖)長,初步探索了“聯合巡河、聯合管護、聯合監測、聯合治理、聯合執法”等五個工作機制。此后,相關機制進一步完善。
機制不斷完善,舉措也不斷豐富。為防控好水葫蘆,相關方面聯合管護,不但聯合制訂打撈方案和應急預案,落實上游源頭控制,還聯合起來持續開展“清剿水葫蘆,美化水環境”專項行動。
統計顯示,清剿水葫蘆時,相關方面每年出動的打撈船次均在1萬次以上。
2022年,受疫情封控和極端高溫等問題疊加影響,水葫蘆防控形勢嚴峻之時,相關方面還積極組織跨前聯動打撈,在紅旗塘、太浦河、俞匯塘設置了7個攔截庫區,攔撈結合,打撈水葫蘆3萬余噸;與此同時,在淀山湖、急水港采取了關口前移、延伸打撈作業模式,5條自動打撈船長期駐守上游一線配合當地保潔力量共同開展打撈作業,打撈水葫蘆4萬余噸。
3 藍綠示范區 詩畫江南灣
沒有了水葫蘆的河湖水體,不但看起來更為清爽,主題景觀更為明顯,水文化也更具品位。
以滬蘇邊界13平方公里的元蕩湖為例。這里四分之三屬江蘇吳江,四分之一屬上海青浦。經過治理,元蕩湖不但水質提升,綠波蕩漾,令人心曠神怡;岸邊各類植物營造出的十二個主題花卉景點,月月見花,賞心悅目;精心布置的9座橋梁和4.7公里防汛通道和慢行道,更讓人在濱水邊感受不一樣的靈動與韻味。
依托元蕩湖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景觀形式精巧再現的十二金釵,與古鎮群落和上海大觀園紅樓夢文化,相融相生,相得益彰,形成了海棠石醉、梅廊慕雪、平湖風荷等“一廊十二景”,讓元蕩湖成為“詩畫江南灣”,是人們“尋芳江南”的理想之地。
青浦區水務局介紹,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內河湖水環境變好,離不開聯合巡河、聯合監測、聯合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一體化護水。
其中,聯合巡河建立的存量問題清單制、增量問題工單制處置流程,能實現河湖互巡、問題共商、整改聯動;聯合監測中編制了河湖健康狀況“藍皮書”,共同謀劃示范區水生態監測及湖泊藍藻識別預警課題研究,提升服務示范區“幸福河湖”能力;聯合治理時,相關方面共繪藍圖、共商標準、共建機制、共同推進。
一體化護水,讓治水行動跑出了示范區建設項目的新速度。其中,元蕩生態岸線整治時,創下了133天完成1.2公里生態岸線貫通、105畝退漁還濕、11.3萬平方米水生態修復、12萬平方米花海主題景觀綠化的紀錄。
4 多部門執法 交界河攻堅
“省際交界河湖治理是水環境治理的一大難點,但是,再難也得攻堅。”上海市水務局執法總隊副總隊長張殿亮表示,圍繞省際交界河湖“流域聯動治水”這個大目標,要進一步加強跨區域跨部門執法協作,以區域水環境“先行共治”推動長三角河湖水質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上海市水務局執法總隊從承擔上海河長制工作監督檢查任務以來,圍繞“保好水、治差水、守底線”工作主線,監督檢查倒逼效能,通過“查、認、改、罰”,“巡、盯、管、督”,嚴厲查處和打擊各類涉水違法行為,為持續推動上海水環境不斷向好,提供了有效的監督保障。
就在今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之際,市水務局執法總隊、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公安分局、長航公安上海分局、鐵路運輸檢察院、鐵路運輸法院還在原先協作工作備忘錄的基礎上,舉行黨建聯建簽約,將原有備忘錄中以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為主的內容,進一步拓展到聯合開展河湖保護執法工作,擴大加深業務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同樣,在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內,相應水務部門也在聯合其他部門,從法治層面合力治水。其中,2020年建立的“河長+警長”機制,2021年拓展為“河長+警長+檢察長”機制。2022年,又進一步聯合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共建長三角聯合生態修復基地暨“最江南”公益訴訟創新實踐基地。
交通執法部門,也在積極為邊界河湖治理“添油加薪”。3月25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蘇州市吳江區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以及青浦區水上公安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就在太浦河上進行了執法檢查。聯合執法時,執法人員在執法船上掛上了“安全航行,關愛生命,保護水域環境”的橫幅,登上一艘艘過往船只,鉆進一個個狹小船艙檢查,并向船上人員贈送了相關宣傳資料。“我們將繼續會同江蘇、浙江等地交通運輸執法部門加強聯合執法檢查,持續加強普法宣傳,切實提高船舶和企業安全與環境保護意識,落實做好各項安全與污染防治措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