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國空調市場“第四強”?
在充分競爭的中國空調市場,美的、格力、海爾三家企業長期占據第一陣營,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難以撼動的品牌印象。相對于前三強對“王者”之位的持久爭奪,奧克斯、TCL、海信等第二陣營品牌的“龍爭虎斗”同樣看點頗多。這些企業通過對渠道、新技術、新市場的謀篇布局,期望不斷縮小與頭部企業的差距。
頭部品牌“三分天下”
(資料圖)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家用空調產量已經從2003年的5000萬臺增長到2022年的2億臺,市場規模翻了兩番,培育出諸多明星品牌。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發布的2022空調品牌競爭力榜單顯示,美的、格力、海爾、奧克斯、海信、華凌、TCL、長虹位居前列。
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21年以來,“三巨頭”格力、美的、海爾長期占據空調市場主導地位,市場份額合計超過70%。
2020年,“萬年老二”美的空調業務營收規模達到1212億元,超越了格力的1155億元,晉升成為“老大”。2022年,美的繼續穩坐市場第一位置。奧維云網零售監測數據顯示,美的線上線下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1.58%和33.52%。尤其在線上市場,美的正逐漸與格力拉開差距。業內人士認為,美的空調的“起勢”與其提前布局線上渠道功不可沒。2020年,美的線上市場份額已接近36%,排名第一。財報顯示,美的空調業務2022年的增長率達到17%,格力則為14%。
奧維云網(AVC)大家電事業部產品總監楊超向記者表示,美的2022年以科技領先、結構升級和全球突破為經營核心抓手,在結構提升和均價增幅方面領先行業。格力通過深化渠道變革,一方面在線上市場與京東強強聯合,另一方面在下沉市場發力,并在直播業務方面持續投入,彰顯行業龍頭對市場運作的能力。海爾通過產品聚焦、零售網絡拓展和線上重點突破等措施,使市場份額大幅提升。2022年,海爾空調市場份額提升了2.77個百分點,成為行業市場份額提升最大的品牌。
業內人士指出,出現上述局面跟第一陣營三家品牌的市場策略有關,美的立足品質,格力延續服務優勢,與前兩者相比,海爾空調的打法或更為全面,不僅涉及健康空調的普及、以舊換新激活消費市場,還涉及產品品質的服務承諾。
“第四強”龍爭虎斗
相較于空調行業前三強激烈的地位爭奪戰,在第二陣營中,品牌的“龍爭虎斗”也十分有看點。
伴隨電商的崛起,空調線上、線下市場分化明顯,線上占比逐年提升,這也為“后來者居上”創造了客觀條件。
根據奧維云網零售監測數據,在線上市場,從2021年至今,奧克斯和TCL的市場份額排名分別穩定占據行業第四和第六位,其中奧克斯的市場份額約在5%左右,相比第一陣營仍有一定差距。2022年,TCL空調市占率上升1.01%達到4.54%。相比之下,排名第五位的品牌變化較大。例如,在2021年和2022年,華凌一直占據第五的位置,然而在2023年前兩個月,該位置卻被海信占領。
在線下市場,自2022年以來,海信、長虹、TCL市場份額排名分別穩定占據行業第四、五、六名的位置。2023年的前兩個月,海信市場份額達到11.07%,大幅領先于長虹和TCL(兩者市場份額均為1%左右)。惠而浦雖然在2021年曾憑借2.03%的市場份額取得過第五名,但是自2022年以來,其市場份額不斷下降,目前已降至0.65%。
在空調第二陣營中,奧克斯和海信分別在線上市場和線下市場占據優勢;TCL線上市場相比線下而言發展速度較快,整體市場表現相對平均;而長虹僅在線下市場占據一定份額。
“海信、奧克斯、TCL以及長虹等品牌,各自通過結構提升、零售轉型和精耕細作,在經營質量上都有著大幅改善。”楊超指出。
作為家電業較早全線擁抱電商的企業,奧克斯2012年以“精品戰略+電商先驅”為核心轉型,占據了線上渠道先機,是最先吃到互聯網紅利的企業。2017年,奧克斯再次開啟以網批模式為核心,謀求線上線下融合,進而帶動全渠道規模增長。2021年至今,奧克斯空調線上市場規模穩定在6%左右,處于行業第四位。
TCL空調在2017年突破了產銷量均1000萬套的規模門檻。當時業內普遍認為,該品牌已經達到“保五爭四”的基礎。TCL空調在向電商平臺和實體零售發力的同時,也在加速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并率先提出數字營銷以及建立數字營銷體系。當前,TCL正聚焦新風空調賽道,提出“5年后中國市場將不再銷售無新風功能的空調產品。”據GfK中怡康數據,2020年,TCL空調線上市場零售量份額增長到11.5%。2022年,TCL空調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超過40%,零售額同比增長25.32%。
有業內人士透露,TCL空調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經和奧克斯不相上下。2022年,TCL空調在京東平臺表現亮眼,線上市場表現較好,且TCL的整體份額(含外銷)已經超過了奧克斯。長遠來看,從線上線下渠道體系布局和市場拓展的角度來說,TCL空調后勁更足。反觀奧克斯,由于其受到與格力空調專利之爭的影響,近兩年增速并不算快。
海信空調見長于線下市場,上升勢頭明顯。據GfK中怡康數據,2017年,海信空調線下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幅為69.66%,居行業首位。奧維云網數據顯示,在2021年,空調行業整體線下零售額同比下滑的時候,海信的線下市場卻同比增長了12.3%。截至2023年3月17日,海信空調線下市場新風空調的市占率已超過39%。當前,海信空調正在著力完善線上產品布局。
長虹空調在線下渠道也占據一席之地。自2018年以來,長虹通過拓展五星、商超、蘇寧、京東等線下零售渠道,在促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同時,也在搶奪新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進入空調產業多年后,終于在2022年迎來了大幅增長,實現了階段性跨越。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22年,以線上市場為主的小米自主品牌出貨已突破300萬臺。不過,盡管有眾多“米粉”加持,但這一數量距離沖擊第二陣營還有較大差距。
2022年,康佳、澳柯瑪、美博、揚子、月兔、榮事達、飛利浦、創維、松下等品牌通過建設產研基地,特別是快速擁抱“抖拼快”等新興電商渠道,持續精耕細作傳統分銷渠道,在新零售渠道、工程市場、細分區域和傳統渠道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而這些二、三線品牌的發力和入局,也讓空調市場競爭日趨多樣化。
產業在線研究認為,2023年的中國空調市場總體規模大概率會保持穩定,頭部企業注重利潤的策略將給其他品牌留出發展空間,其他陣營的空調企業對新一年應該有更多的期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