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研發投入產出比首屆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發布
(資料圖片)
3月18日,由中國醫藥會計學會和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數字財稅研究院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首創的國內第一個以醫藥企業為研究對象的研發指數——“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在北京發布。《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白皮書》同期發布。
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由中國醫藥會計學會會長、國藥集團總會計師楊珊華博士首倡和領導,由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字財稅研究院院長姚立杰教授主持研究團隊完成。楊珊華介紹,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的構建遵循四點原則:一是能有效促進醫藥企業研發創新,推動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研究團隊希望這個指數能對醫藥企業研發工作發揮方向標作用。通過對不同企業、不同上市地、不同運營地、不同細分行業醫藥企業研發指數的排序和增減變化找出根本性原因,更好地幫助醫藥企業把握研發規律、制定研發戰略等。二是能直擊我國醫藥企業研發痛點,有效彌補既有的研發評價體系的不足。既有研發評價體系重投入輕產出,重數量輕質量,重規模輕效率。研發指數構建必須要凸顯研發投入產出比、研發產出和研發質量的重要性。三是全面科學多維分類構建,數據獲取可驗證。經過理論界和實務界專家多次研討,研究團隊將整個醫藥行業分為器械類和非器械類,從研發投入、研發成果、研發質量、研發支持(非器械類將研發成果分為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四個主要維度選取約20項具體指標進行構建,每項指標的數據均源自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數據具有100%的可驗證性。四是指數應用簡便易行,政府、社會、企業使用方便。研究團隊希望這個指數的應用最終能起到類似“物價指數”一樣的“指南針”作用。政府用之,助力研發政策制定;企業用之,通過對標找出差距、明確方向;社會用之,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推進。
楊珊華表示,透過該指數,不僅可以科學、系統全面地評價我國醫藥上市公司的研發水平,為認識醫藥企業研發工作特征、評價醫藥企業創新能力、把握醫藥企業投資價值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也有助于進一步引導資源配置,讓真正做高水平、高質量創新的企業吃下“定心丸”,讓更多創新效率高的企業,尤其是高質量創新效率高的企業的價值被市場所認可,營造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良好氛圍,從而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透過該指數各個維度的排名情況,各級政府還可以更好地把握當地醫藥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和堵點,提高相關政策制定的精準性,助力我國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國藥集團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楊曉明說:“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的推出,本身就是一項重大創新,值得相關政府部門和醫藥行業高度重視。該指數的發布必將為我國醫藥產業的創新能力提升,為我國構建全球領先的健康產業生態系統、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做出更大貢獻。”(朱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