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前2022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人可免費做人工智能眼底檢查
(資料圖片)
近日,在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的指導下,鷹瞳科技(Airdoc)的人工智能眼底篩查服務作為參保人專屬特定藥械權益納入“北京普惠健康保”。這是醫療人工智能產品首次進入普惠健康保。
眼睛不僅是心靈的窗戶,也是全身健康的窗口。眼底的血管和神經是人體唯一可直接觀察的血管和神經,眼底檢查對于系統性疾病引起的眼部改變(如糖尿病和高血壓),以及原發眼部疾病(青光眼、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都有重要意義。這也是現在常說的“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
眼底照相,再加上人工智能幫忙閱片,能節省成本、提高效率,還能真正把人工智能輔助的眼底篩查落到實處,讓普通百姓實現健康管理。
目前已經有多部指南推薦基于眼底照相的人工智能用于青光眼及眼底病等致盲眼病的篩查,比如《中國基于眼底照相的人工智能青光眼輔助篩查系統規范化設計及應用指南》《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人工智能篩查系統應用指南》。
眼底照相+人工智能,準確率高嗎?
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魏文斌教授團隊曾在《JAMA》子刊上發表他們做的CARE研究,即大規模、多病種人工智能眼底彩照識別臨床真實世界研究,他們通過20萬張的彩色眼底照片,做了一個前瞻性的驗證,通過人工智能和眼底專家來判讀十種常見的眼底病,看人工智能對常見眼底病識別的準確性。最終發現,檢測異常眼底的敏感度達到了89.8%,區分10種眼底病的準確率達95.3%~99%,在7種眼底病診斷敏感性超過眼底科專家,與眼科醫生結合后能節約75%的時間成本。
也就是說,通過人工智能,無論是在社區拍的眼底,還是在體檢中心拍的,還是三級醫院拍的都適合,所以,人工智能對于眼底病的識別可以應用于更多的區域。
據悉,此次鷹瞳科技(Airdoc)的人工智能眼底篩查服務納入“北京普惠健康保”后,已在北京88個網點投放了110臺智能眼底相機,參保人可通過“北京普惠健康保”官方微信號查看附近檢測網點并前往體驗。另外,還有40臺作為機動儲備為企業提供上門AI眼底篩查服務,或跟隨普惠保相關公益項目走進社區,給社區居民做一些義篩。
“截至目前,智能眼底相機檢測作為普惠保的一個科技項目已經免費服務超1000人次。”鷹瞳科技政府業務負責人張軍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如果普惠保的用戶在使用智能眼底相機檢測后,檢測出了某些眼底病變的預告,我們會在報告中直接提供建議,比如立即到內分泌、眼科等科室復診。此外,也可以咨詢我們的熱線電話,我們會有專業的醫學老師給到最專業的報告解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