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藍逢輝:打造更多中國精品和“百年老店”
(相關資料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9日訊(記者 楊秀峰)日前發布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指出,到2025年,要形成一大批質量過硬、優勢明顯的中國品牌。“做大做強民族品牌,離不開高質量的產品供給、過硬的產品質量和鮮明的品牌特色。”全國政協委員、尤尼泰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總裁藍逢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兩年大眾文化消費需求熱度較高,一定程度刺激了文化和消費品的深度融合,涌現出一批像花西子這樣的創新消費品牌,無論品質還是文化內蘊,迅速贏得消費者青睞的同時,在市場競爭中與國際品牌分庭抗爭。過硬的品質和品牌特色,不僅滿足了國內消費需求,很多產品還出口到了全球。
全國政協委員、尤尼泰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總裁藍逢輝(受訪者供圖)
在藍逢輝委員看來,使用是最好的傳承。本質上,自有品牌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文化實力的窗口。賞心悅目、品質過硬的產品才能有效刺激消費者的欲望。
“我在杭州花西子調研時觀察到,這家企業將傳統文化美學和現代時尚充分融合,文化即產品、產品即文化。除了文化的加持和創新,產品的創新研發,也是企業的致勝法寶。”藍逢輝委員告訴記者,例如,花西子建立了全息AI感官行為評價系統,將消費者真實感受準確地用數據化手段呈現出來。
為此,藍逢輝委員建議,出臺更具針對性的扶持和激勵政策,從資金、人才、科技、文化等不同層面支持民族品牌發展。
在建立健全品牌評價和激勵機制方面,藍逢輝委員表示,建議從發展潛力、創新能力、規模等多個維度,建立權威、科學、規范、可行的品牌評價激勵和要素保障機制,加強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建立品牌專家智庫。
“《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指出,要爭創國內國際知名品牌。”藍逢輝委員建議,要多措并舉支持優秀民族文化品牌出海出圈。比如,在一些國際經貿、會展、外事禮贈等對外活動中,鼓勵、推薦、邀請優秀品牌參與,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和背后的文化故事。增強對民族文化品牌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對于海外商人搶注商標等行為,推進商標數據國際交換和應用,推動商標品牌保護、糾紛處置的跨國協作。在國內,由政府主導、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核心商圈招商、政府采購中,考慮給予優秀民族品牌一定的扶持。
一個成功的品牌企業,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企業文化作為支撐,這已成為絕大多數企業共識。藍逢輝委員進一步建議,要大力提升民族品牌的文化內涵。比如,鼓勵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汲取營養、提煉精華,使優秀民族文化品牌成為中華文化的獨特標識。推動品牌文化多業態融合發展,鼓勵文化IP的共享、共建、多業態融合發展以及品牌應用轉化;鼓勵企業推進產品設計、文化創意、技術創新,打造更多中國精品和“百年老店”。形成一批質量引領力強、產品美譽度高、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華民族文化品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