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
(資料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2日訊(記者 楊秀峰)今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盡管2022年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然面臨諸多瓶頸制約和挑戰,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和工作短板,如黑臭水體從根本上消除難度較大,水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有待提升,藍藻水華、水生態失衡問題依然存在。
劉友賓在發布會上說:“2023年,我們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實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不斷提升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穩定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以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一是扎實推進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印發實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加快構建“三水統籌”治理新格局。持續完善問題發現和推動解決工作機制,對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和工作滯后地區實行清單管理、跟蹤督辦、逐一銷號。積極儲備和實施水污染防治項目,推動流域規劃任務落地。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著力打好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等標志性戰役。會同各地區各部門抓好《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各項任務落地實施,繼續配合支持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強化長江流域磷污染綜合治理,深化長江經濟帶和沿黃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全面實施入黃支流消劣整治。推進長江、黃河、渤海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繼續開展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拍攝制作工作。組織開展2023年城市(含縣城)黑臭水體整治行動,推進落實《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強化重要湖泊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指導督促各地加大湖庫水華預警防控工作力度。強化南水北調水質監管,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三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加強汛期污染強度監測分析,厘清轄區面源污染防治責任,加快突破城鄉面源污染防治瓶頸。持續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研究制定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開展好長江流域水生態專項考核監測,組織全國重點流域水生態調查監測與評價。指導首批19個試點城市穩步推進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工作,因地制宜構建“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循環利用”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強美麗河湖、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開展2023年優秀案例征集和宣傳推廣。深化流域跨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
四是提升水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研究出臺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及配套技術規范,規范排污口設置審批。健全法規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修改單、飲用水水源水環境質量標準、流域水環境質量標準制訂技術導則。研究制修訂化工、印染、電鍍等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快補齊國家排放標準體系的短板弱項,更好支撐精準、科學、依法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