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添助力我國持續推動綠色制造體系構建
(資料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7日訊(記者 殷俊紅)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對《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進行公示,包括綠色工廠共有880座,綠色設計產品96類,綠色工業園區47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12家。
為貫徹落實《“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持續完善綠色制造體系,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助力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經發布了七批綠色制造名單。其中,安徽省豐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國家“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和“綠色設計產品”;廣東佛山有廣東興輝陶瓷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美的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入選綠色工廠,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入選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廣東佛山高明滄江工業園區入選綠色工業園區。
國家級“綠色工廠”創建活動是由國家工信部組織開展的全國性評選活動,“綠色工廠”是指通過用地集約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產品環保化等模塊綜合評估的工廠。綠色供應鏈以綠色制造理論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為基礎,涉及供應商、生產廠、銷售商和用戶,其目的是使得產品從物料獲取、加工、包裝、倉儲、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回收利用的整個過程中,實現對環境的影響最小,資源效率最高的目標。制造企業申報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可以享受國家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專項建設基金、綠色信貸、政府優先采購等相關政策扶持,以及便捷、優惠的擔保服務和信貸支持,同時也可以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整個行業可持續發展。
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綠色制造是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制造業模式,它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可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減少碳排放和降低環境污染。目前,我國綠色制造體系已基本建立,綠色理念落實到了產品、工廠、企業、園區和供應鏈;機械、電子、食品、紡織、化工、家電等行業樹立了一批綠色制造典型,企業綠色化轉型不斷推進;“雙碳”目標加快落實,綠色制造蔚然成風、加快發展。
近年來,廣東佛山堅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將綠色制造作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引領著萬億先進制造業集群邁向綠色增長。目前已有45家企業上榜“綠色工廠”,12家入選“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未來,佛山將進一步加快推進制造業向節能降耗、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制造方向發展,讓綠色成為佛山制造最動人的色彩。
安徽省固鎮縣經信局為持續推動企業綠色升級,在加強技術改造升級、推動產業數字化水平、提升綠色制造水平等方面下大力氣。2023年重點調度15個技術改造再提升項目,總投資15億元。3家企業列入節能環保先進技術目錄,2家企業列入節能環保新產品新裝備目錄。規上工業企業全部注冊安徽省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企業達21家。新建成省級數字化車間1個,省級數字化車間創建實現新突破,成功申報市級數字化車間2個,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34臺。目前,已擁有省市級綠色工廠4家,綠色制造推動和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黃利斌表示,將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綠色低碳標準體系規劃建設,充分發揮各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作用,加快相關標準制定修訂;建立完善綠色制造標桿培育機制,結合近幾年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培育建設工作,梯度培育綠色制造領軍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