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持續發展的根源在于“增產”與“增員”的良性互動。直銷作為一種商
直銷持續發展的根源在于“增產”與“增員”的良性互動。直銷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其提供的商業機會并不僅僅只是直面消費者的入戶或派對銷售,但與郵寄、電話等早期通訊方式構建的銷售聯誼相比,面對面交流的直銷發掘并發揮了人際的商業價值。作為當下流行的通訊方式,微信則為直銷的人際傳播突破了地理限制,只是社群模式依舊保留了直銷的熟人交易特點。這也使得直銷與新興的社交電商、直播電商有所區別。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直銷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相關資料圖)
直銷行業發展前景投資分析
中國土地寬廣、居住分散,直銷所銷售的通常都是一些有形商品。據此,如果沒有完善的物流,完全靠直銷人員來執行物流的職能,會嚴重阻礙直銷行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建立完好的物流體系,一方面可與第三方物流公司或第四方物流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建物流配送中心、提貨中心,為銷售人員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物流滯后問題,解決物流瓶頸問題,促進直銷業的發展。
實現“三網合一”既可發揮出他們分別優勢,又可彌補各自的缺陷,共同推動直銷企業的發展。互聯網是信息化社會的重要標志,是未來發展的主流,積極開展電子商務是直銷企業順應新形勢的必然。店鋪雖具有可信性,可滿足人們的傳統購物習慣,有了店鋪即有企業實體,在心理上吃了個定心丸,另外有了店鋪也可解決政府稅收的難題,但店鋪式直銷相對被動,影響面小,受地區限制;人際關系網就是要考慮如何將人際關系網電子化,引入CRM管理,加強與客戶的溝通與管理。
在新環境、新形勢、新發展階段,直銷行業依然有新的發展機遇。只不過,直銷行業需要創新、需要破圈、需要融合。近幾年來,很多直銷企業也都在尋求破圈、創新、融合之道,以期能夠突破困境,加速發展,但也形成了一些新的痛點,制約著行業前進的步伐。
目前50億元規模以上的直銷企業有7家,占比7.87%,不及總數一成;1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有23家,占比25.84%,占拿牌企業總數的四分之一;業績5億以下的有企業50家,占拿牌企業總數的56.18%。有9家企業業績在1億元以下,經營狀態岌岌可危。
2022年中國拿牌直銷企業總體業績在1000億元左右,相較2016~2018年的高點,整體已跌去50%以上。這個業績相對于本刊統計的2020年、2021年的行業業績,也下浮了20%。截至2022年,有16家企業完全放棄或暫時中止了直銷業務,占拿牌企業總數的17.98%。
世界直銷協會聯盟的數據,2020年全球直銷行業共創造了1793億美元的業績,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之下,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經實屬不易。直銷這個事業在面臨社會變故時表現出極佳的環境適應性和頑強的創業精神,愈發耀眼。
2020年,全球有1.254億名直銷員,比2019年的1.199億人增加了近600萬。其中有6500萬人以全職或兼職工作的形式賺取補充收入。除中國外,所有地區的直銷商人數均有所增加,其中非洲和中東的新興直銷市場直銷員人數增長幅度達18.2%。
中國的直銷企業正在悄然制定自己的低碳計劃,藉此提高未來低碳經濟時代的企業競爭力。一則尚未得到證實的消息稱,某直銷企業正在制定一項更先進的低碳措施,即將在旗下所有直銷產品上標注“碳足跡”、水使用量和空氣污染指數,使消費者對其減排努力一目了然。
直銷全球銷售隊伍小幅增長0.7%,目前共有1.282億獨立分銷商。其中有7000萬人正在積極努力將他們的直銷業務作為全職或兼職職業。2020年全球直銷總額為1793億美元。2020年全球十大直銷市場中,美國以22%的占比位列第一,中國以11%的占比位列第二。
在直銷行業的發展中,政府的管理、政策的變化會決定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
直銷行業發展機會
近日,國家商務部官網“行政許可事項”公布“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和變更審批”,所屬司局為消費促進司。據悉, 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和變更審批包含“直銷企業設立”、“直銷企業分支機構設立”、“直銷企業重大事項設立”。回首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的30余載,經歷了興起、探索、停滯、立法、發展、反思、規范、再發展的過程,雖然一路坎坷,但仍有一批堅守初心的直銷人在奮力向前。
直銷行業報告對中國直銷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直銷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直銷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中國直銷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