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上午消息,存儲大廠SK海力士與Intel在韓國當地時間10月20日上午共同宣布簽署收購協議,根據協議約定,SK海力士將以90億美元
2020年10月20日上午消息,存儲大廠SK海力士與Intel在韓國當地時間10月20日上午共同宣布簽署收購協議,根據協議約定,SK海力士將以90億美元收購Intel的NAND閃存及存儲業務。
一年多前的傳聞,終于還是成真了。
90億美元!SK海力士鯨吞Intel閃存業務 和三星爭第一
早去年7月,業內就曾傳出消息稱,SK海力士計劃收購Intel位于中國大連的Fab 68存儲工廠以及Intel的3D NAND業務,Intel只保留與XPoint相關的存儲技術。
隨后,Intel對外回應稱:“作為正常業務運營的一部分,Intel定期與其他存儲供應商保持溝通。鑒于當前行業態勢,出現此類傳聞是很自然的,并不令人驚訝。內存與存儲依然是我們以數據為中心戰略的核心,我們將繼續保持對這些業務的投入。”
在今年9月的時候,Intel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還發表署名文章強調,Intel不會撤出中國,會繼續在中國進行投資。
楊旭表示,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在全面緊縮的形勢下,Intel繼續保持了對大連工廠的投資計劃,連招聘計劃都絲毫沒有變化。這似乎也進一步否定了之前的傳聞。
然而,誰曾想,僅過了一個多月,Intel大連工廠就賣了!
根據今天公布的協議,SK海力士將收購包括IntelNAND SSD業務、NAND部件及晶圓業務,以及Intel在中國大連的NAND閃存制造工廠。但是,Intel仍將繼續保留其特有的Intel傲騰業務。
SK海力士與Intel將爭取在2021年底前取得所需的政府機關許可。在獲取相關許可后,SK海力士將通過支付第一期70億美元對價從Intel收購NAND SSD業務(包括NAND SSD相關知識產權和員工)以及大連工廠。
此后,預計在2025年3月份最終交割時,SK海力士將支付20億美元余款從Intel收購其余相關資產,包括NAND閃存晶圓的生產及設計相關的知識產權、研發人員以及大連工廠的員工。
根據協議,Intel目前將繼續在大連閃存制造工廠制造NAND晶圓,并保留制造和設計NAND閃存晶圓相關的知識產權(IP),直至最終交割日。
為何要出售NAND業務?
作為世界半導體行業的領先者,Intel擁有業界領先的NAND SSD技術以NAND閃存產品線,并且在企業級SSD市場擁有不錯的份額。但是,其存儲相關業務僅占Intel總營收的不到10%,算不上Intel重點業務。并且該業務持續多年處于虧損當中。
根據財報顯示,Intel非易失性存儲器解決方案事業部(Non-volatile Memory Solutions Group, NSG)自2016年以來雖然營收快速增長,2019年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44億美元,但是產品的盈利能力卻在下降,所以一直處于持續虧損當中,2016、2017、2018年分別虧損5.4億美元、2.6億美元、 500萬美元,直到2019年才開始盈利1.2億美元。
90億美元!SK海力士鯨吞Intel閃存業務 和三星爭第一
△圖片來源:Wind
90億美元!SK海力士鯨吞Intel閃存業務 和三星爭第一
數據來源:Intel,中國閃存市場ChinaFlashMarket整理
根據財報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6月27日,Intel的NAND業務在今年上半年為Intel非易失性存儲器解決方案事業部(Non-volatile Memory Solutions Group, NSG)創下了約28億美元的營收,以及約6億美元的營業利潤。
從這份最新的數據來看,Intel的存儲業務似乎正在好轉。但是,從目前的整個NAND閃存市場來看,三星、鎧俠、西部數據、SK海力士、美光占據了市場的前五位置,Intel僅排名第六,市場份額約在11%左右。
可以看到,在前五廠商當中,鎧俠、西部數據、SK海力士、美光的主營業務都是存儲,雖然三星還有智能手機、晶圓代工等業務,但是存儲也依然是其核心業務,是其營收和利潤的主要來源。
相比之下,Intel的存儲業務僅占其總營收的不到10%,所以在重視程度和資源投入上顯然比不過其他幾家,這也使得Intel的NAND存儲業務在未來的競爭面臨巨大的壓力。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NAND存儲產品屬于標準品,市場競爭非常的激烈。NAND的制造也屬于資金密集型,資金投入巨大,而且是需要持續投入,回報周期長,且風險較大。
以Intel位于中國大連的Fab 68工廠為例,其規劃始于2006年,當時Intel公司就與大連市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隨后在2007年,Intel正式在大連投資25億美元建設12英寸晶圓廠,主要負責處理器封裝測試,直到2010年大連工廠正式落成。
90億美元!SK海力士鯨吞Intel閃存業務 和三星爭第一
2015年,Intel宣布投資不超過55億美元,建設大連Fab 68工廠二期工程,主要生產非易失性存儲器,即NAND Flash。經過三年的建設,2018年9月,IntelFab 68工廠二期項目才正式投產。
同時,Intel宣布新工廠采用世界最先進的96層堆疊3D NAND閃存芯片制造技術實現量產,并將會成為IntelNAND閃存的最核心生產基地,貢獻大約70%的產能。
從前面的數據我們都有看到,雖然投入巨大,但是Intel的NAND存儲業務卻一直處于虧損中,僅去年才開始有所好轉(主要是受益于去年的NAND漲價潮)。IntelNAND業務今年上半年的不錯表現,也主要由于疫情的影響對于企業級存儲的需求的增長。
而根據研究機構的預期,接下來存儲市場將會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此時,Intel憑借上半年NAND存儲業務不錯的業績表現,將其出售,不僅可以取得一個不錯的價格,同時也能夠將精力轉向核心的CPU以及其他更具增長潛力的領域,這似乎確實是個明智之舉。
影響幾何?
根據TrendFoce的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在全球NAND Flash市場,SK海力士的市場份額為11.7%,Intel的市場份額為11.5%。
這也意味著,通過此次收購,SK海力士在全球存儲市場的市場份額將超過20%,成為僅次于三星的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廠商。為了將有望挑戰三星,爭奪第一的寶座。
90億美元!SK海力士鯨吞Intel閃存業務 和三星爭第一
SK海力士于2018年成功開發了全球首款基于電荷擷取閃存(Charge Trap Flash,CTF)的96層4D NAND閃存,并于2019年開發了128層4D NAND閃存。SK海力士表示,將結合Intel的存儲解決方案相關技術及生產能力,打造包括企業級SSD在內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一系列3D NAND解決方案。
通過本次收購,SK海力士旨在急速成長的NAND閃存領域中提升包括企業級SSD在內的存儲解決方案相關競爭力,進一步躍升為行業領先的全球半導體企業之一。SK海力士期待這項交易將令SK海力士發展存儲器生態系統,進而給客戶、合作伙伴、公司員工和股東帶來更多利益。
Intel則計劃將本次交易獲得的資金用于開發業界領先的產品和加強其具有長期成長潛力的業務重點,包括人工智能(AI)、5G網絡與智能、自動駕駛相關邊緣設備。
Intel與SK海力士將共同合作以確保為客戶、供應商以及全體員工提供無縫銜接的順利過渡。兩家公司將維持包括DDR5相關領域合作在內的兩者間緊密的合作關系,保持緊密的合作,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基于存儲器的半導體生態系統的需求。
SK海力士 CEO李錫熙表示:“很高興看到引領NAND閃存技術創新的SK海力士及IntelNAND部門將共同創造嶄新的未來。通過發揮雙方的技術和優勢,SK海力士將主動響應客戶的各種需求,并優化本公司的企業結構,進而在NAND閃存領域也樹立與DRAM業務同等水準的創新的產品群。”
Intel CEO 司睿博強調:“我為我們所建立的NAND閃存業務感到自豪,并相信與SK海力士的結合將有助于存儲器生態系統的發展,給客戶、合作伙伴、全體員工帶來更多利益。對于Intel來說,這次交易能讓我們更加專注于投資具有差異化特點的技術,從而令我們在客戶的成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且為我們的投資者產出可觀的回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