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機王雙清就是如此,他一天的行程是這樣的:清晨5點出門,就近找個充電站充電1小時左右,等上班早高峰開始營業。白天如果生意好能跑個300多公里,到傍晚5點左右再充1小時電,不耽
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增加,闖入充電市場的企業日益增多。一些企業經過摸索,找到了充電設施運營的“門道”,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大顯身手。
新能源充電設施早就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而隨著新基建風口漸起,這一市場又起波瀾。
激烈的競爭已經展開。敏感的企業因勢而變,從中尋找新的商機。
建大站服務營運車輛
在后湖大道同鑫花園停車場內,一處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共有36支充電槍。9月16日下午5點,充電位全滿,而且都是各種出租車、網約車在此充電。
“這個時段是營運車輛的充電高峰期。”停車場負責人龍丹鳳說。這座充電站去年投入使用,每天中午和傍晚充電車輛最多,這與出租車、網約車司機的工作規律是一致的。
滴滴司機王雙清就是如此,他一天的行程是這樣的:清晨5點出門,就近找個充電站充電1小時左右,等上班早高峰開始營業。白天如果生意好能跑個300多公里,到傍晚5點左右再充1小時電,不耽誤下班晚高峰拉生意。晚上11點,一天營業結束。“現在充電站數量多,通過手機APP尋找很方便。充電費用也便宜,1.2元左右,按時段和充電站地段不同,最低的地方每度電不到1元,且很多站可以免兩小時停車費。”
武漢市迅速增加的新能源營運車輛,使得充電站運營成為一些企業眼中的好商機。武漢峰泊停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凌告訴記者,該公司今年準備新建3個充電站,均面向營運車輛,有20個以上充電位的大站。“大站服務能力強,也便于管理。”
在漢陽琴臺音樂廳停車場內,有一處充電站28個充電位經常“滿座”。停車場負責人徐濤告訴記者,日均來此充電車輛有200多輛,高峰時需要排隊。為方便司機,充電站旁設有一間十來平方米的休息室,24小時免費開放,其中有桌椅、電視、飲水機等物,附近不遠有公廁。
因為面向營運車輛,如今的充電站并不只是單純提供充電服務。記者了解到,目前給充電站配休息室的停車場運營企業正在增多,有些企業還做起了早點、盒飯生意,服務越來越周到。
充電“生意”前景看好
武漢市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監測與管理平臺數據顯示,目前接入該平臺的充電樁企業有51家,接入充電站319座,充電樁11335個。
吸引眾多企業殺入充電市場的,是新能源汽車越來越明朗的發展前景。據國網湖北電力統計,我省電動汽車充電市場一直高速增長。2019年,湖北電力充電換電網絡向用戶提供充電服務140.11萬次,同比上升71.56%;充電電量2598.03萬千瓦時,同比上升100%。其中,城區交易電量2231.42萬千瓦時,高速交易電量366.61萬千瓦時。
建一個有20個充電位以上的充電站,需要近300萬元投資,充電位越多投資越大。記者了解到,充電站如果所處地段特別好,其盈利能力不弱。在江漢區快象青年路充電站,有48個充電位,每天出入的新能源出租車、網約車絡繹不絕。該站運營方武漢駐能智慧城市運營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伍韋華表示,青年路站平均每天500車次前來充電,單槍平均日充電量280度,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每充出1度點,可以有0.3元的利潤。”
目前,政府在進一步推廣新能源汽車,武漢市于2019年底正式印發《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進一步完善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政策。比如,通過政府集中采購的新增和更新普通公務用車,原則上新能源汽車使用比例不低于60%。全市新增及更新公交車、出租汽車、輕型物流配送車、網約車以及總質量8噸(含)以內的園林作業車、環衛垃圾收集車、高壓清洗車,原則上應當100%使用新能源汽車。
“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加大,更堅定了企業的信心。”武漢聯合發展停車管理公司負責運營的副總韓紅艷表示,今年公司計劃在武漢站、武昌站等地段投資建設充電站,預計充電樁達到40多根。
伍韋華表示,今年計劃再新建5-6個充電站,并且正考慮在物流基地、園區附近選址,以服務日益增多的新能源物流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