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股票研究分析師Jeriel Ong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新用戶開始使用蘋果的智能手機時,它往往會停留在蘋果的智能手機上。蘋果往往更粘性,這往往更受重視。”這種忠誠
8月20日,美國當地時間周三,蘋果成為首家市值達到2萬億美元的美國上市科技公司,而這距離該公司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的里程碑僅僅過去了兩年。這樣的成就表明,蘋果通過進軍數字娛樂和金融服務領域,將用戶鎖在iPhone生態系統中的戰略正在奏效,即使在全球爆發新冠疫情期間也是如此。
蘋果的可穿戴設備和服務業務已經成為該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突顯了蘋果最大的優勢,以及使其市值如此高的部分原因,即超高的客戶忠誠度。例如,AlphaWise 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接受調查的iPhone用戶中,92%的人在未來12個月內“可能或極有可能”升級iPhone,他們計劃繼續使用iPhone。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股票研究分析師Jeriel Ong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新用戶開始使用蘋果的智能手機時,它往往會停留在蘋果的智能手機上。蘋果往往更粘性,這往往更受重視。”這種忠誠度,以及該公司在過去十年的許多商業決策,可能就是蘋果進入2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蘋果客戶群的粘性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因為該公司越來越依賴服務和可穿戴設備來彌補iPhone銷售放緩的影響。蘋果的服務業務包括Apple TV Plus和Apple Card等較新的產品,以及來自應用商店和Apple Care的收入。截至2020財年第三季度,蘋果的服務業務成為僅次于iPhone的第二大產品部門。蘋果的服務業務營收同比增長了15%,并創下了第二季度的最高紀錄。
自2015年推出Apple Watch和2016年推出AirPods以來,蘋果也成長為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領頭羊。市場研究公司IDC報告稱,2020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超過了小米、三星、華為和Fitbit等競爭對手。蘋果在2019年4月表示,僅其可穿戴設備部門就相當于一家財富200強公司的規模。在第三財季,其可穿戴設備、家庭和配件部門創造了64億美元收入,高于一年前的55億美元。
分析師Jeriel Ong說,考慮到蘋果的可穿戴設備業務在五年前幾乎還不存在,這一點尤其關鍵。這樣的增長讓華爾街相信,即使iPhone銷售停滯不前,蘋果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緩解了人們對蘋果變得過于依賴其智能手機業務的擔憂。除了蘋果的可穿戴設備和服務部門對公司業務的直接影響外,它們還加強了蘋果的生態系統,使iPhone用戶更難轉向Android。
蘋果2020財年第三季的表現好于預期,也向華爾街表明,蘋果的產品對其客戶群來說足夠有價值,人們甚至愿意在疫情期間花錢購買,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蘋果最新推出的400美元低價iPhone SE的提振。Ong說:“我認為,在這段時間里,蘋果的產品在消費者支出中的優先級有多高,這一點真的得到了鞏固。而這種韌性體現在他們最近一個季度的業績中。”
蘋果在過去的幾年里證明了它可以全新的方式增長,而不需要打破iPhone的銷售紀錄。但即便如此,2020年仍將是iPhone取得突破的一年。市場普遍預計蘋果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首批5G iPhone機型,許多分析師原本預計,此次發布將使蘋果的iPhone業務在經歷了幾個季度的下滑后恢復增長。
韋德布什證券公司分析師丹尼爾·艾夫斯(Daniel Ives)稱此次發布對蘋果來說是“十年一遇”的機會。這是因為與前幾年相比,5G的加入以及其他改進可能會給目前的iPhone用戶帶來更多升級的動力。他還預測,今年將有3.5億部iPhone出現升級機會。艾夫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因素加在一起,真的讓今年的升級變成了一個超級周期。”
iPhone升級的復蘇,加上蘋果可穿戴設備和服務業務的蓬勃發展,正在為蘋果繼續獲取豐厚回報做好準備,所有這些因素都取決于蘋果是否有能力將其用戶鎖定在其生態系統中。畢竟,擁有AirPods和Apple Watch的iPhone用戶必須投入大量資金才能在安卓生態系統中獲得類似的體驗。
Ong說:“人們擁有的蘋果產品越多,就在某種程度上傳達了這樣一種想法,即iPhone生態系統更安全一些,這也引起了投資者的共鳴。”
蘋果股價暴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庫克近年來強調要向硬件業務以外的領域擴張。正如分析師所指出的那樣,通過投資于兩個關鍵類別——數字娛樂和金融服務,并押注于客戶忠誠度和對蘋果生態系統的依賴來推動其崛起,蘋果已經演變成一家不僅僅是一家設備公司。
蘋果于1980年12月上市,首次公開募股價格為每股22美元。從那時起,該公司推出了iPad、Apple Watch和AirPods等新產品,并通過推出iPhone改變了我們所知的智能手機行業。近年來,該公司努力在服務業務市場分得一杯羹,推出了自己的音樂和視頻流媒體服務,自己的支付系統和信用卡,以及游戲和新聞等類別的額外訂閱服務。
但硬件仍是蘋果業務的關鍵部分。盡管近年來iPhone銷售放緩,但分析師預測,2020年可能是iPhone引發轟動的一年,因為蘋果預計將在今年秋季推出5G機型。然而,除了iPhone之外,蘋果還在另一個領域取得了成功: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繼續主導著智能手表市場,該公司在2016年推出的AirPods已被證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與此同時,蘋果2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值證明蒂姆·庫克(Tim Cook)早期的懷疑者大錯特錯。2011年8月,庫克在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去世前不久接任蘋果首席執行官時,他最早的批評者質疑蘋果在沒有喬布斯的情況下創新和創造力的方向,主要是因為蘋果最受歡迎的產品仍然是喬布斯發明的產品。
簡而言之,庫克以他的運營能力而聞名,而喬布斯則是一個有遠見的人。喬布斯的傳記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說,喬布斯甚至說庫克不是“產品人”。但在2020年,這些擔憂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不那么重要。這家科技巨頭市值達到2萬億美元,這一里程碑肯定會成為庫克任期的標志之一。
2萬億美元的里程碑只是庫克早期批評者錯了的又一個跡象。蘋果可能再也不會發明另一款像iPhone那樣具有革命性的產品了,但庫克完成了一項更具挑戰性的壯舉,即走出喬布斯的陰影。
在庫克領導下下,蘋果已經發展成為不僅僅是“iPhone”或“iPod”的公司。它深耕數字健康市場,以Apple Watch主導可穿戴技術行業,通過AirPods創建了一個被競爭對手廣泛效仿的新產品類別,并將自己重塑為一家與硬件一樣專注于數字服務的公司。此外,蘋果還在一個既不以隱私又不以可持續發展著稱的行業大力推動隱私和可持續發展,包括承諾到2030年使其供應鏈和產品達到100%的碳中性。
庫克成功地將蘋果變成了自己的公司,但隨著這個行業開始發生變化,他也有效地改變了蘋果的業務。庫克上任僅幾年后,智能手機市場就開始走向成熟,鑒于蘋果對iPhone的依賴,這引發了人們對蘋果未來的擔憂。蘋果打造“下一件大事”的壓力越來越大,2014年蘋果發布Apple Watch時,人們對它的期望值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然而,蘋果智能手表并不是立竿見影的暢銷產品。IDC的數據顯示,最初的評論不溫不火,但快進到2020年,蘋果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超過了任何其他公司。在庫克的領導下,蘋果的服務業務也蓬勃發展,因為它現在是蘋果季度收入的第二大驅動力,僅次于iPhone。該公司在可穿戴設備和服務方面的成功,幫助抵消了整個2019年iPhone銷售放緩的影響,讓華爾街對蘋果的長期前景充滿信心,并緩解了對iPhone低迷的擔憂。
當然,并不是庫克領導下的一切都會被牢牢地記住。蘋果以及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其他科技巨頭一直受到密切關注,原因是擔心它們的主導地位和影響力阻礙了科技行業的競爭。蘋果在其應用商店中既是運營商又是競爭對手的地位始終是立法者擔憂的核心,而《堡壘之夜》開發商Epic是最新一家對該公司有爭議政策提出異議的挑戰者。
在庫克的監督下,蘋果也與FBI發生了爭執,原因是出于安全考慮,蘋果公司拒絕在iPhone上創建“后門”來協助調查。并不是在庫克任期內發布的每一款蘋果新產品都大受歡迎,蘋果的HomePod智能音箱銷量仍落后于谷歌和亞馬遜的競爭對手。
庫克的創新使蘋果成為一家擁有多個收入來源的現代公司,而不僅僅是一家擁有忠實用戶基礎的硬件制造商。但蘋果2萬億美元的市值表明,這些在服務和訂閱上的長期押注肯定得到了回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