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市場的連年增長,吸引著巨頭們爭相入局。今年以來,繼平安消費金融公司開業后,小米消費金融也宣布正式開業。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第三家、光大銀行控股的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公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社會經濟加快恢復,消費市場迎來復蘇,消費金融活力被進一步激發。當前,消費金融公司紛紛加速開拓市場,平安、小米、美團等巨頭加快入場,獲取消費金融牌照,打造消費金融新產品,搶抓線上消費等新興消費新機遇。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各項促消費政策落地,消費金融行業迎來發展黃金期。
巨頭爭相布局
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2019年中國消費金融發展報告》預計,我國消費金融市場仍會有五年以上的高速成長期,表內消費金融占總信貸規模有可能突破25%。
消費金融市場的連年增長,吸引著巨頭們爭相入局。今年以來,繼平安消費金融公司開業后,小米消費金融也宣布正式開業。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第三家、光大銀行控股的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公司也將于近期開業。此外,建設銀行、江蘇銀行(600919)、南京銀行和TCL集團等也都在加速申請消費金融牌照。
據了解,巨頭們紛紛爭搶消費金融牌照并不是沒有原因的。以杠桿率為例,小貸公司的杠桿率在1.5倍左右,整體不超過3倍,消費金融公司的杠桿率可達10倍左右。疫情期間,線上消費金融受青睞,出于對市場前景看好,同時為應對疫情帶來的流動性短缺,多家機構近期通過發行資產支持證券、金融債券等方式增資,目前相關產品累計發行規模近200億元,遠超去年同期。
事實上,作為疫情發生后與消費有關的重大營銷節點,眾多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積極融合技術手段進行創新、加大資源投入,推出各種促銷方案助力消費升級。如,招聯消費金融打出了“消費分期、專屬福利、直播優惠”的“組合拳”,發放了6.18億元免息福利;金美信消費金融推出“6·18”三期免息活動;海爾消費金融推出“嗨Fun 6·18抽188元微信現金紅包”活動等。
在巨頭加緊入局消費金融市場、轉型持牌機構的同時,互聯網金融服務也在加速向線上消費等領域滲透。此前,美團推出了信用支付產品“美團月付”,成為繼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和微信分付之后,又一個加入信用支付市場的巨頭。
縱觀當前消費金融市場局勢,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形成了銀行系、產業系、互聯網系等派系。此外,還有一些科技公司,通過消費金融牌照、互聯網小貸牌照等來開展消費金融業務。
政策紅利釋放
各電商平臺、金融科技公司、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在消費金融領域加大力度布局的背后是政策的積極引導。近年來,國務院和銀保監會先后發布文件,明確提出要提升金融對促進消費的支持作用,鼓勵消費金融創新,規范發展消費信貸。
2018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提升金融對促進消費的支持作用,鼓勵消費金融創新,規范發展消費信貸;同年,銀保監會在《關于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中也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2019年,消費金融行業再獲政策利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推動專業化消費金融組織發展”。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下發《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除了將個人消費信用貸款上限調整為20萬元外,還圍繞銀行互聯網貸款的合作機構要求、融資擔保等服務邊界作出明確的要求。
國家從多個政策層面和政策維度釋放出了鼓勵消費金融發展的信號,對于維系消費金融行業的信心、維系市場前景的信心有極大的促進的作用。
還需“穩”中取勝
近幾年,消費金融場景朝著全面化、多樣化的方向拓展,從電商延伸至旅游、教育、家裝、醫美、婚慶等新型消費領域,主要消費場景趨于飽和。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過后將迎來短暫的消費“小高潮”,消費金融公司或將在線上教育、新零售等場景優先布局,獲取更多機會。疫情也給新零售以及社區零售運營模式帶來新契機,未來線上銷售,尤其是生鮮超市的網上銷售或成為一股新趨勢。
除了直接消費場景外,金融數據服務商融360大數據研究院高級金融分析師李萬賦表示,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因渠道流量大,也成為各家金融機構爭奪的對象。在流量導向下,新零售場景和新興熱門渠道都將成為今年新的增長點。不過,機構扎堆涌入新場景,未來勢必面臨優勝劣汰的局面,各類消費金融服務商在入場的同時,需要額外注意嚴格把握風控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金融應高度重視場景化導向,在產品流程設計上與新消費等行業產品購買場景緊密結合。隨著競爭主體越來越多元化、競爭場景越來越細分化,消費金融機構的綜合實力面臨巨大考驗,金融科技或將成為消費金融機構下半場的制勝法寶。
而從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模式來看,消費場景、金融產品與技術正在深度融合,以進一步打造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業內人士認為,消費金融公司須實現線下與線上融合發展,從根本上解決普惠人群的需求痛點,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現代數字科技,主動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升體驗,實現對客戶的精準識別、精細管理、精確服務,才能更好地抓住機會,獲得更多的發展動力。
對于消費金融行業未來形勢,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趙國慶認為,消費金融公司要進一步做強做大,還需要構建開放的生態圈。在開放的金融生態中,各機構在資金、流量、場景、數據、科技等多個維度深度融合,有效打破時間和空間藩籬,推進生態內各合作伙伴共贏發展。未來,消費金融牌照將越來越主流,迎來更加多元、多類型的機構進入,生態間的合作融合、共贏賦能也是重要趨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