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9點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北斗三號的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
6月23日9點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北斗三號的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就位,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在6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全國已有超過66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5.1萬輛郵政快遞運輸車輛、1356艘部系統公務船舶、8600座水上助導航設施、109座沿海地基增強站、300架通用航空器應用了北斗系統。在首架運輸航空器上也安裝使用了北斗系統,實現零的突破。
什么是北斗全球系統?
▲▲▲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導航系統簡稱為GNSS系統,是中國考慮到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花了二十多年建設,先后向太空發射了55顆衛星,在天地之間搭出的一個“天羅地網”。它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盟的Galileo一同構成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人民提供定位、導航和授時等服務。
北斗全球系統有何特點?
▲▲▲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實施的是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2003年,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實現從無到有,使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第三個擁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初步滿足中國及周邊區域的定位導航授時需求。
第二步:2012年,建成北斗二號系統,解決區域無源的問題,
第三步:2020年,建成北斗三號系統,拓展了為全球服務的能力。
東北證券的研報中提到,經過近 20 年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性能可比肩 GPS,部分功能甚至優于 GPS,全面運營條件已經成熟。
天風證券研報中介紹,總的來說:一是空間段采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混合星座,抗遮擋能力強,尤其在低緯度地區性能優勢更為明顯。二是提供多個頻點的導航信號,能夠通過多頻信號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務精度。三是創新融合了導航與通信功能,具備基本導航、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和精密單點定位等多種服務能力,幾天功能高度集成,實現了集約高效。
北斗系統到底有何用途?
▲▲▲
說起北斗,總有人問,北斗到底在哪兒?究竟怎么用?
其實,北斗就在我們的身邊,服務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來看看北斗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吧:
早餐
早上起床后,先吃個早餐。吃飯這件事就跟北斗有關系。北斗在智能農業系統、自動農機系統當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也許你早上吃的饅頭或面包,就是無人駕駛收割機收割的小麥做成的。
共享單車
吃過早餐,出門上班。有人會選擇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就用了北斗,它通過北斗地基增強提供的亞米級、分米級的高精度,可以向騎車人精準報告位置。即使在高架橋下、樓宇間、樹蔭下等信號遮擋的地方,共享單車的定位也不會出現“漂移”。
公交
坐公交也跟北斗有關系。上海就將北斗衛星導航的高精度融合在地面公交領域,可以使公交實時預報準確率達到95%。
開車
開車的時候,導航軟件可以幫我們選擇最佳路線,躲避擁堵。手機里的地圖App,都用了北斗衛星提供的位置信息。
橋梁
上班途中,可能會路過立交橋,對橋梁形變的監測也是北斗高精度定位的一項應用,北斗系統可以看到厘米級甚至毫米級的形變,北斗橋梁形變監測預警系統可為橋梁的運營安全提供保障。
外賣
下班回家,不想做飯,點個外賣吧,這也用到了北斗系統。有了北斗定位功能,外賣小哥就知道去哪里取餐,送到哪里,而你也知道外賣小哥此刻正在哪里,大概什么時候可以送到。
金融領域
你在買買買的同時,北斗系統也在默默發揮著作用。在金融領域,北斗授時可以提升交易的可行性和可追溯性。
動物保護
吃完晚飯,看看電視,可能正巧看到一條藏羚羊保護的新聞,由于藏羚羊一般棲息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原荒漠,條件惡劣且屬于無人區,而利用北斗系統為藏羚羊裝上定位項圈,就可以幫助人們掌握藏羚羊的習性。
北斗放牧
現在,一些牧民也利用安裝了北斗系統定位芯片的項圈,坐在家里放牛。打開App就可以看到每一頭牛的位置信息,再也不用漫山遍野找牛了。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曾以視頻連線形式接受媒體提問時表示,北斗系統已經在交通運輸、農林牧漁、減災救災等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在今年的新冠疫情防控中,北斗系統也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早已在使用北斗提供的服務,比如手機就是一個智能導航終端,據統計,我們國家入網的智能手機里,70%以上都提供了北斗服務。隨著北斗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的發展,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溫監測、氣象預報、測繪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應急搜救等領域,逐步滲透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隨著北斗三號衛星的全面發射升空,北斗系統也將開始面向全球市場開啟高精度服務。來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消息稱,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家都開始使用北斗系統。后續,中國北斗將持續參與國際衛星導航事務,推進多系統兼容共用,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根據世界民眾需求推動北斗海外應用,共享北斗最新發展成果。
北斗全球系統板塊該如何投資?
▲▲▲
據《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產業核心產值為1166億元,在總產值中占比為33.8%。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行業的價值量正逐步往產業鏈中下游傾斜,公路及消費者導航業務為主要的下游應用。目前全球和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鏈大體可以分為上游的基礎數據、基礎器件、和基礎軟件(GNSS接收機+電子地圖),上游基礎產品研制、生產及銷售環節,是產業體現中國技術的關鍵;中游是當前產業發展的重點環節,主要包括各類終端集成和系統集成產品研制、生產及銷售;下游是基于各種技術和產品的應用及運營服務環節。
招商證券研報認為, 行業下游應用有望迎來爆發期。北斗系統在軍用及警用領域已經得到了穩定的應用,近年來政府出臺相關文件促進北斗在民用市場的發展,創新北斗行業應用服務模式,因此北斗應用正從軍用轉向民用,高精度定位和基站授時有望成為應用端收斂點。
目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截至2019年底,業內相關上市公司(含新三板)總數為46家,上市公司涉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相關產值約占全國總產值的9%。
關鍵詞: 球衛星導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