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江湖浪潮翻涌,眾所周知,薇婭和李佳琦是站在浪潮頂端的頭部電商主播,締造了諸多帶貨神話。前不久的521薇婭感恩節再次向大眾證明
直播帶貨江湖浪潮翻涌,眾所周知,薇婭和李佳琦是站在浪潮頂端的頭部電商主播,締造了諸多帶貨神話。
前不久的“521薇婭感恩節”再次向大眾證明了直播電商的生命力,也像極了一場大型明星晚會。而在昨天,李佳琦的生日,眾多品牌方和企業家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公開送祝福。
競爭膠著。
最近,在央視財經頻道《對話》上,李佳琦、薇婭罕見同框,引發熱議。
“我倆約飯約了兩年,因為工作太忙了,沒約上。” 薇婭在現場表示。直播間的鏡頭里,李佳琦和薇婭都好像就從來沒有歇下來的時候,他們在直播之前都是怎么把自己“點燃”的?
李佳琦說:“我也會累,我們都會累,我們是人,不是機器人,但我只要點開按鈕、開始直播了,我就會把最飽滿的狀態拿出來 。”
在節目中,兩人揭開“頭部主播”的運營秘訣,也對外界猜測的“第一之爭”表達了各自的態度和觀點。
觀點一:
“一個成功的主播必備的因素”
入局者眾,主播帶貨的必備要素有哪些?在薇婭看來,主播的專業性是最大的前提,在這個基礎之上,主播的煽動性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
而李佳琦認為,“顏值”“個性”“口才”“煽動性”這幾個詞都不足以成為決定性因素,主播最重要的一個詞依然是“專業”,例如推薦零食,主播要對零食足夠專業;要推薦美妝,需要對美妝足夠了解;要推薦生活類產品,必須深入了解生活類產品。
觀點二:
“團隊是制勝法寶”
對于一場直播來說,背后的團隊也是一場直播順利完成最重要的因素。據薇婭介紹,目前她的直播團隊將近300個人。目前選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用戶需求,第二的話就是親身體驗,包含一些品牌的自薦;第三個就是市場熱度。
而李佳琦的團隊,則創新出來了QC團隊,QC團隊由5個人組成的,所有團隊成員都是研究生以上的學歷,基本聚焦于做食品研究,包括做一些化工測試的人員,去把關所有的產品。
觀點三:
“主播、消費者和企業是三角形關系”
關于直播主播的收益來源。李佳琦表示:“我覺得我們的收益是來自于三方,因為主播、消費者跟企業是一個三角形。一個粉絲來我們直播間買東西,本來是100塊,可以50塊錢能拿到手的時候,他已經賺了50元的收益;第二個就是我幫品牌方或者是幫企業去帶貨,他們給的一些服務費或者是傭金,這是我的收益。那些企業他們的收益是什么呢?他們把一些已經投出去的廣告,或者馬上要準備投出去的廣告費用,做產品的補貼,讓這個產品變得非常的有知名度,而且有搜索熱度的時候,外部的一些流量和粉絲去購買他們產品的時候,他們是會有收益的。這個收益是三方的。”
薇婭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主播是商家和消費者的橋梁,大家來主播這邊買東西,直播間不用貨比三家,消費者不用直接的去砍價,而商家也可以真正做到薄利多銷。
觀點四:
“直播電商新趨勢”
進入2020年,直播電商的市場規模預計將會突破1萬億元,所有品牌都開始爭奪這個全新營銷賽道,李佳琦認為,未來的直播電商發展趨勢,最終會回到線下銷售,因為消費在升級,顧客的經濟能力在變強,消費者也會更追求消費的體驗和服務。
在薇婭看來,近日逐漸興起“走播形式是另一種創新,即消費者跟著主播邊逛邊買的形式,很好的打通了線上線下。
觀點五:
“所有人都會成為自己,而不是下一個李佳琦跟薇婭”
直播帶貨“一哥”、“一姐”,下一個人生路口在哪里?薇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人生的本質就在于改變。在我20來歲的時候,夢想是當一名歌手,后來我又開自己的店鋪,夢想從一家店開到五家店到十家店,再后來做電商,當我想好好做電商的時候,又當了主播。”
而李佳琦則是想要做出一個可以跟一線品牌媲美的國貨美妝。“這個美妝要站在大商場的一樓,要站在國際一線品牌的旁邊,說不定我的生意比他的生意更好,說不定來我柜臺的人比去買他們東西的人更多。”
觀點六:
“董明珠了解產品,可主播更懂消費者”
在對話環節,主持人現場連線了董明珠,當問到格力直播為何親自上陣,而不是找李佳琦、薇婭時。董明珠表示她并不認識薇婭和李佳琦,況且沒有人比她更了解產品。相關的言論也引起部分爭議。
薇婭則對此表示:“我們和董老師的區別在于,董明珠老師可能會對自己的產品更了解,但是我們需要對很多產品進行了解,并且我們會站在一個第三方的角度,來看這些產品,會更加中立一點。”
而李佳琦認為他們更懂消費者,“付錢的是消費者,而不是做空調的人。”
關鍵詞: 李佳琦薇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