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科技產業(涵蓋半導體、通信、高端電腦等)將執行的史上最嚴格出口管制政策,預計于 2020 年 6 月 29 日正式生效。美國設備供應商對
美國對中國科技產業(涵蓋半導體、通信、高端電腦等)將執行的史上最嚴格出口管制政策,預計于 2020 年 6 月 29 日正式生效。
美國設備供應商對中國半導體企業的供貨限制。
這當中影響最劇烈的部分,會是
日前,美國前兩大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泛林半導體(Lam Research)已發函給客戶,要求不能采用他們的設備產品,使用在生產軍事或軍民融合的芯片中。
Lam Research也對投資人公開警示公司在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
由于這項出口管制措施在 2020 年 4 月底就已宣布,因此,
Lam Research 表示,中國業務占公司 2019 年全年的營收比重約 22%,占 2019 年 7 月 ~ 2020 年 3 月九個月中的營收比重攀升至 29%。
Lam Research進一步表示,在這項出口管制上路后,無法保證可以及時拿到出口許可證,更無法保證一定會拿到所申請的許可證,因此,這對于公司營運有潛在的風險,或將沖擊公司在中國地區的營業收入。
美國這次祭出的史上最嚴格出口管制條例,影響范圍和層面絕對高于 2019 年 5 月發生的華為事件,先總結一下該起事件將衍伸的兩大影響:
第一,所有美國國家安全管制的科技產品在出口到中國前,都需要申請許可證。
第二,中國民營企業的定義可能會被嚴格審查,要看是否產品的終端使用者有包含到軍事方面的使用者。
甚至可以說,美國的史上最嚴格出口管制措施的要求是進入全面審查(必須獲得出口許可證)時代。
一直以來,美國針對有關國家安全管制的技術和產品原本就有管制,只是一直沒有被徹底執行,也就是審核并不切實。
但是,這次這道命令下來,一旦嚴格執行起來,對于很多中國企業需要的技術和產品,會形成不小的阻礙。
國內企業在生產高端技術和產品上,所需要的軟硬件、設備等一旦需要被嚴格審查,將會導致生產和供貨的時程遞延,最嚴重是被“斷供”。
此舉將導致中國企業和產業供應鏈的“去美化”政策速度增快、范圍加大。
在中長期影響方面,
很多供應需求會轉向非美系的供應商
除了確立國產化的策略和方向外,,例如擴大采用日本的設備和元件。
根據美國商務部宣布的修訂出口管制措施涵蓋兩大方向、三大修訂標準。其中的兩大方向如下:
在此,我們來詳細解讀 2020 年 4 月底美國宣布的最新出口管制措施。
第一,出售給中國、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集成電路產品之前,必須先申請出口執照,即使是民用產品。
第二,廢除部分美國技術和產品未經許可而出口的例外條款,包括芯片、通信設備、雷達和高端電腦等民用產品。
這個條款背后含義在于,美國認為過去一直給予一些出口例外的豁免權,但有部分企業卻通過民間管道,將這些產品和技術用于武器、軍機、監測等應用,甚至是擴大延伸到軍事終端用途或終端消費者身上,成功地規避了美國原本應該有的出口管制路徑。
出口管制的三大修訂規則和標準如下:
再者,
第一,民事最終用戶 CIV 的許可證將被移除(Removal of License Exception Civil End Users,CIV)
根據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IS(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正在修訂出口管理條例EAR,將廢除美國國家安全管制物品出口、再出口,或轉讓給國安疑慮的民間終端用戶之許可豁免。
CIV 許可證例外涵蓋部分計算機、電信設備、光學設備和材料、民用飛機零部件、船舶系統、雷達設備等。
意思是,中國企業在生產這些產品過程中,部分使用美國的產品與技術是因為 CIV 許可證例外。
在出口管制條例修改后,不是完全不讓美國的產品和技術出口和使用在上述領域;而是,未來在出口前需要經過審查,向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IS 申請出口許可證。
這就很像當初中芯國際向荷蘭光刻機大廠 ASML 采購的最高等級 EUV 極紫外光刻機遲遲無法獲得美國的批準一樣。
第二,軍用最終使用 MEU 許可控制擴大 (Expansion of Military End Use/User Controls)
簡單而言,就是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IS 將擴大對中國、俄羅斯、委內瑞拉用于軍事最終用途,或軍事最終用戶的產品出口、再出口和轉讓的管制要求,例如限制半導體設備的出口管制。
再者,根據修訂的新規則,軍事最終用途的定義不單單是 “使用”、“開發”、“生產”產品,還包括對于產品的運行、安裝、維護、修理、翻修、翻新等。
第三,額外的再出口許可證 APR 將移除(Elimination of License Exception Additional Permissive Reexports)
在此規則下,擬取消針對合作伙伴國家的許可豁免,包含涉及將國安管制物品再出口到國安疑慮國家的往來國家,以確保針對美國產品的出口和再出口的審查能有一致性。
總結來看,美國祭出的出口管制措施最終限制了半導體設備商的出口,業界一直以來最擔心的事,就在 47 天后正式被實施。
至于最終的影響究竟多深、多廣,其實還是要視最終美國執行的力道,以及最終定義是否會再修正。
最終該緊縮政策若嚴格執行,可能會形成兩敗俱傷
重重舉起大刀后,是會輕輕落下?還是狠狠地砍下去?這攸關著國內許多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前景;看似國內半導體產業面臨不小的潛在風險,但,也就是國外供應商、國內企業都受到沖擊。
關鍵詞: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