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藥品扶貧計劃在去年10月被推出后,為在冊貧困人口提供每人一千元藥品補貼,既是京東健康扶貧的重要舉措,于京東健康CEO辛利軍而言,這
當“新藥品扶貧計劃”在去年10月被推出后,為在冊貧困人口提供每人一千元藥品補貼,既是京東“健康扶貧”的重要舉措,于京東健康CEO辛利軍而言,這是團隊要完成的一個艱巨任務。
歷經近半年時間的摸索,5月9日,在“健康中國 醫藥補助工程”活動上,辛利軍對外指出,“在中國社會扶貧網這一可約束的平臺上建檔立卡,京東健康便可以與扶貧辦對全國貧困人口身份信息進行精準識別,確定受助對象。”
據了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含已脫貧貧困人口),城鄉低保對象、城鄉特困供養人員及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完成身份校驗后,京東健康便會對受助對象提供每人每年1000元的藥品補助資金,后者可以通過京東大藥房或線下指定渠道在購買補助目錄內藥品,包括心腦血管、感冒發熱、腸胃疾病在內的百余種常用藥時,使用補助金直接抵扣一定比例的金額。
辛利軍給出了一組數字,在醫療健康扶貧方面,2020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達到30種,大病保險的報銷比例達到60%,農村貧困人口住院費報銷的比例接近90%。他并不避諱談及農村醫療保險在解決低收入人群看病貴難題上的作用,但他也同時指出,農村人口因病致窮和因病致貧的現象不可忽視。
從農村走出來的辛利軍,切身感受過處在下沉市場中的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及貧困人口等,對吃藥看病的態度,最鮮明的體現便是一個字——“捱”。而在當前推進大健康戰略及扶貧脫困攻堅的背景下,幫助貧困人口減少就診及藥品購買支出,提高藥品可及性,于辛利軍而言,正是一家互聯網醫療企業的社會責任。
“企業參與扶貧的最大特點就是公開透明。”在他看來,藥品補助工程不能純粹從公益企業的角度去理解,“支出一旦沒有底線,公司很快就會倒掉。”這讓辛利軍首先從商業行為的角度做出了分析:京東健康到底能夠承受多大的捐贈或投入。
他無法預料建卡貧困戶上線的速度,“有些貧困戶對互聯網應用還不熟悉,所以在建檔立卡之后即使不能上線,但可以直接到線下指定的藥店使用優惠券。”
在采訪中,辛利軍直言,京東健康做這件事“前期就是虧錢”,但要實現扶貧目標,他的規劃是“至少三到五年”,這取決于京東健康的業務發展、盈利能力,以及未來參與的藥企增多后,成本支出的占比遞減等多方面因素。
“這項工程是國內覆蓋范圍最廣、補助資金最多、惠及范圍最大的健康扶貧項目。”但在2020年中國脫貧的關鍵年與收官之年,辛利軍認為,京東健康推進藥品補助工程的初衷是——普惠。當然,他明白,“要在中國實現全民脫貧,單獨靠一個企業的能力是無法實現的。”
從目前來看,京東健康已與杭州民生健康藥業、天士力醫藥集團、蘇中藥業集團、恩威醫藥股份、葵花藥業集團、魯南制藥集團、上海中華藥業、云南白藥集團、揚子江藥業集團、西安楊森制藥、亞寶藥業集團等首批11家藥企達成合作,篩選出超過350種藥品并確定補助比例,單品補助比例最高達68%。
據辛利軍透露,未來這一項目還將擴增至新特藥、罕見病用藥等,“預計在未來3到5年,該工程將覆蓋超3000萬人次,切實減輕貧困群體醫藥費用負擔,最大限度兜住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底線。”在會后的采訪中,他說到,不止公布的合作藥商,還有不少藥企已經報名,“他們愿意在藥品價格上跟我們一起承擔補貼,通過微薄之力為幫助貧困用戶脫貧或避免返貧。”
在辛利軍看來,這個項目背后聚集的資源會愈發增多。談及最中的規劃,他說,2020年年底時,我們可能會看到現行標準下的貧困戶沒有了,但“如何讓他們不再返貧才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這對京東健康來說,也是開展這一扶貧項目的最終檢驗。
關鍵詞: 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