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系統(tǒng)命名來看,發(fā)布于今年三月中旬的 iPadOS 13 4 依舊是脫胎于 iPadOS 13 的產物,但蘋果卻在這一次版本更新中帶來了外界期待已久的鼠
雖然從系統(tǒng)命名來看,發(fā)布于今年三月中旬的 iPadOS 13.4 依舊是脫胎于 iPadOS 13 的產物,但蘋果卻在這一次版本更新中帶來了外界期待已久的鼠標和觸控板支持特性,不但操作體驗更上一層樓,而且設計要素也充分考慮了 iPad 以觸控為主的操作習慣。
一直以來,iPhone 和 iPad 都被視為多點觸控體驗的「鼻祖」,它們的出現讓人們逐漸習慣了手指在屏幕上「指指點點」的體驗,你的所有操作都能夠實時反映在屏幕上,無論是單點,長按,雙擊,亦或是多指多任務操作,這種「以人為中心」的簡單和直觀是傳統(tǒng)鍵鼠的單點操作一直以來都無法提供的體驗。
所以在看到 iPadOS 13.4 正式支持鼠標和觸控板時,我還有些擔心,或者說是好奇蘋果該如何處理多點觸控和鼠鍵單點操作關系的平衡性。
剛好最近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在外媒的采訪中談到了許多關于 iPadOS 鼠標設計和交互的開發(fā)故事,以及他們是如何在以觸控操作而生的設備上巧妙地融合指針控制特性。
和傳統(tǒng)光標指針不同,iPadOS 上采用的是「圓形指針」,而且在開啟指針動畫(默認開啟)的情況下,這枚指針還會在靠近「關鍵元素」時產生特定的動效,例如靠近應用圖標時會產生被「吸附」的效果,指針隨之消失,而應用圖標變大并且隨著指針的輕微移動開始抖動。
元素之間的選定切換會伴隨吸附效果,并且被選定的元素還會被放大
如果你是 Apple TV 用戶,應該不會對這樣的動效感到陌生。事實上,Apple TV 上不同元素之間的切換就采用了類似的動效設計,,而 iPadOS 的指針動畫就是從 Apple TV 獲得的靈感:
「我們知道 iPadOS 的指針擁有類似于 Apple TV 的聚焦效果,這正是我們以一種令人愉快的方式從后者身上加以利用而誕生的,」「我非常喜歡 iPadOS 開發(fā)過程中的體驗,其中部分原因是我們從許多方面汲取靈感,包括 tvOS 的開發(fā),多年來對 Mac 的開發(fā),打造 iPhone X 和早期 iPad 的經歷,以及來自創(chuàng)造一些對 iPad 來說非常自然的‘新玩意’?!笴raig Federighi 說道。
除了圓形指針和從 tvOS 汲取的動效,iPadOS 的指針動畫還保留了傳統(tǒng)鼠標指針在指向不同元素時會自動改變形狀的特點。
我們習慣了通過手指在觸控屏上操作,雖然這種控制方式足夠簡單和便捷,但一旦涉及那些對操作的精確性要求較高的場景,更為精確的鼠標單點操作往往更占上風。而鼠標指針根據屏幕上的不同元素切換形態(tài)就是提高精確性的方式之一,例如指針移到文本上會變成 I 字型,表示可以將指針插入到文本文稿中,或者高亮顯示并拷貝網頁中的文字。
但為了保留 iPad 主要的觸控操作體驗,Craig Federighi 和他的開發(fā)團隊還需要平衡哪些場景需要精確操作,哪些不需要。
「我們著手設計光標的前提是在不從根本上改變用戶界面,并且保留觸控操作優(yōu)先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那些可能從未在 iPad 上使用過觸控板(或鼠標)的用戶不必學習新的東西,同時也能讓那些在觸摸屏和觸控板之間來回切換的用戶受益匪淺?!笴raig Federighi 在采訪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