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日,《第一屆臺灣區塊鏈周》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ZB 創新智庫及加密資本創始人 Aurora 受邀出席當天的金融創新圓桌論壇,和香港平
7 月 28 日,《第一屆臺灣區塊鏈周》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ZB 創新智庫及加密資本創始人 Aurora 受邀出席當天的金融創新圓桌論壇,和香港平安集團執行董事 Alexander Wan、紐約數字美元 DUSD 副總裁應俊、以及 JEX 創始人陳欣一道,對談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對現有金融和經濟生態的影響。
中美、日韓貿易沖突擴大數字貨幣市場
2019年的中美和日韓貿易沖突牽動著多方神經。在談到這一現象對數字貨幣的影響時,Aurora認為:貿易沖突會引發對加稅、降息和通脹的擔憂,投資者基于避險情緒傾向于買入數字貨幣,特別是價值共識度高的比特幣。
整體而言,受貿易沖突影響,數字貨幣流入資金有可能擴大,對比特幣等主流幣影響比較明顯,風險較大的小眾幣種接收的資金比例不會太多。2019年上半年的小牛市已經印證了這種趨勢,比特幣占數字貨幣總市值的占比擴大了大概10%,而多數非主流幣種的價格并未獲得明顯上漲。
配置數字貨幣資產,可以對沖宏觀經濟風險
在很多人關心的資產配置建議方面,圓桌論壇嘉賓均一致認為,截止到今天,數字貨幣應該成為普通人考慮配置資產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Aurora表示,投資數字貨幣有三方面的優勢:其一是可以對沖宏觀經濟風險,其二是資產所有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后是長期來看,數字貨幣依然有廣闊的升值空間。
具體幣種方面,價值共識較高的比特幣是理想的選擇,具有特定流通和應用場景的平臺幣也可以考慮在內,例如幣安平臺的BNB,ZB平臺的ZB積分,火幣平臺的HT積分,它們都在今年獲得了不錯的資產漲幅。
區塊鏈與數字貨幣會在未來10年影響某些特定行業
ZB創新智庫及加密資本創始人Aurora冷靜重申:區塊鏈并不是無所不能,不適用于所有應用場景。區塊鏈最大的貢獻是補齊互聯網上的價值傳輸協議,未來10年最有可能服務于數字經濟發展。以物聯網行業為例,機器之間通過智能合約進行通證token交易,可以對物聯網數據進行有效管理和利用,使產業價值最大化。
臺灣有著世界范圍內領先的半導體產業,科技和金融創新實力不容小視。面對撲面而來區塊鏈技術浪潮,臺灣產學研各界在嘗試積極擁抱和探索相關應用。
本次第一屆臺灣區塊鏈周的舉辦也得到了臺灣方面的大力支持,包括臺北市長柯文哲、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臺灣物聯網協會理事長梁實先、亞洲區塊鏈學會會長蔡志川、臺大副教授廖世偉等各界知名人士均有出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