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區城市營商環境在全國表現優良。根據2018年12月3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深圳營商環境指數排
珠三角地區城市營商環境在全國表現優良。
根據2018年12月3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深圳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第一,上海第二,廣州、北京、重慶位居前五名。第六名到第十名分別是成都、南京、杭州、長沙、武漢。
城市營商環境指數第十一名到第二十名分別是西安、青島、昆明、貴陽、寧波、廈門、鄭州、天津、大連、南昌。排在后十名的分別是海口、濟南、烏魯木齊、西寧、銀川、太原、哈爾濱、呼和浩特、蘭州、石家莊。
根據中央和國務院要求,一些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11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匯報,決定開展中國營商環境評價。
國家發改委將在12月底公布全國20多個城市營商環境排名,未來國家主管部門將對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營商環境排名,該排名對標世行一些指標,主要涉及軟環境指標的內容。
為了解過去一年全國范圍內主要城市的營商環境改善狀況,尋找提升營商環境水平的途徑,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課題組編制了“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
報告為35個大中城市進行排名,采用軟環境、基礎設施、商務成本、市場環境、社會服務、生態環境6個指標進行測算,具體每個指標下再細分選項。與上一年營商環境指數測算相比,今年增加了每千人市場主體數、常住人口增速等指標。
深圳營商環境指數排第一
根據測算,2018年深圳位居35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第一名。
深圳取得該成績,與多項指標表現良好有關。根據測算,深圳2018年軟環境指數排名第一、市場環境指數全國第三、基礎設施指數排名第五、生態環境指數排名第六。
2017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速4.59%,為全國第一,人均GDP全國第一,投資增速為全國第二,各方面指標優異使得深圳躍居第一。
在軟環境方面,深圳得分為全國第一。過去一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速4.59%,為全國第一,新增常住人口62萬;深圳市場主體數(從事交易活動的組織和個人)為306.1萬個,是全國唯一突破300萬的城市;深圳每千人注冊市場主體、2017年新增市場主體數,均為全國第一。
深圳每1000人的市場主體數有244個,是京滬的2倍以上。深圳1年內增加的市場主體數,甚至達到了一些省會城市全部注冊市場主體累計的總和。到2017年底,全國僅有10多個城市市場主體數突破100萬。
深圳的投資增速為全國第二。生態環境指數排名全國第六,PM 2.5年均濃度為全國第四低。基礎設施指數為全國第五,市場環境指數為全國第三,人均GDP為全國第一。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中西部城市軟環境改善明顯。2018年很多城市軟環境指數排名上升快,比如長沙、西安、武漢、成都、貴陽等,與這些地方大力吸引大學生就業創業,給予補貼和商品房優惠等有關。
長沙2017年的軟環境指數排名第31位,2018年軟環境指數排名第二,與注冊企業、投資增速、人口增長快有關。長沙2017年末每千人擁有的市場主體數量103個,和杭州接近,超過京滬(每千人市場主體數不到100個)。長沙2017年每千人新增市場主體為23個,居全國第八位。長沙常住人口增速為3.57%,位居全國第二,僅僅低于深圳,超過了廣州、杭州、寧波、廈門等東部城市。
上述報告發出預警,認為2019年部分城市營商環境排名會下降。根據目前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城市營商環境指數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重慶、天津、貴陽市場環境排名可能下降。
2019年商務成本指數排名中,很多二線城市房價收入比可能會逼近一線城市,這使得這些城市競爭力下降。比如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三個一線城市房價在下降,但是杭州、廣州、成都、西安、武漢、福州、青島、重慶等城市今年前三季度房價上升明顯。今年廣州房價收入比超過上海,廈門房價收入比超過深圳。在進行2019年商務成本測算時,可能會有大量新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會超過和接近一線城市,這會大大降低新一線城市的發展潛力。
建議各個城市嚴控房價
2018年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建議,各個城市要加快改善營商環境,其中一些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需要嚴控房價。
營商環境獲得持續改善的城市,目前最核心的任務之一是降低土地成本。同類級別的城市,如果處于房價洼地,對創業者以及各類投資有吸引力。
比如長沙作為二線城市,經濟總量與武漢、杭州、成都、杭州、南京差不多,但是房價大幅低于這些城市,這是吸引大量大學生前往長沙發展的原因。
北上廣深杭等城市房價已經很高,西安、武漢、成都也在追趕一線城市,這些城市可以直接給大學生和人才提供低價商品房,也可以采取發展共有產權房的方式。
城市能否吸引高校畢業生落戶,能否留住年輕人,將決定城市發展的命運。鄭州、武漢、成都、西安、長沙、南京、杭州、合肥、青島、沈陽等城市,有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如果有較大比例的畢業生留在本地,有助于改善當地的勞動力結構和創新發展。
另外,各個城市應該做好區域定位,成為特定門戶城市。
從2018年城市營商環境看,京滬深廣所以排名靠前,有各自的獨特優勢。北京是中國的政治、科技、國際交往中心,是國際交往的門戶。上海是中國金融、國際航運、國際貿易、經濟、科技中心,是首個自貿試驗區和首屆進口博覽會年會舉辦地,是中國的開放門戶。深圳作為全球科技應用成果轉化中心,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門戶。廣州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全國最高,是全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所在地,是中國商貿發展的門戶。
其他城市應該做好定位,比如昆明是中國與南亞地區國家交往的門戶城市,銀川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交往的門戶城市等。
廣州作為中國商貿發展門戶,全社會貨運量位居全國第一,但是航空客流量在全國靠后。2017年廣州、深圳的機場航空客流吞吐量之和,才和北京、上海一個城市的機場客流量相當。
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江入海口城市,未來需要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城市,拓展國際航線,發展科技、商貿、高端制造業等產業,成為世界級粵港澳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報告建議,各個城市要為新興產業提供寬松政策環境,加快放開對部分行業的限制,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私人飛機、低空產業等存在巨大需求。地方政府部門要少干預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就是對企業最大的支持。同時,要大力放開行業準入門檻,放開注冊和營業前置條件限制,實施承諾制來代替一些繁瑣的前置審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