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們公司一個同事離職了,我幫他辦理離職手續,程序按一貫規矩,簽離職證明、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工作對接、公司物品交接等一系列
前兩天我們公司一個同事離職了,我幫他辦理離職手續,程序按一貫規矩,簽離職證明、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工作對接、公司物品交接等一系列程序。
同事在這個過程中也很配合,雖然在之前的相處中,這個同事的脾氣確實比較耿直,屬于心直口快那一類,不怎么討喜,但是在辦理離職手續時,我發現他還是非常有紳士風度的一個人。
事情是這樣的,公司給每個員工配備了一個手機,在辦理離職物品交接時,因為我的疏忽,漏了一項充電器,這時他已經辦理完交接手續,離開公司了。
我很尷尬地拿起手機聯系他。
萬萬沒想到的是,他不僅沒有責怪我的粗心,還十分紳士的表示明早一定把充電器給我送到公司來。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充電器送回了公司。
就是這樣一件小事,徹底改變了之前公司所有人對他的看法。贏得了所有軟萌妹子的一致崇拜。我相信這樣優秀有禮貌的人,不管去到哪里,都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越是小事越是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細節反映人品,或許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了他的機會比別人多,以及在與別人競爭時所占據上風的優勢;而人品,卻直接決定一個人最終的結局,反映他做事的格局及修養,尤其是在離職狀態下。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如何對待自己的工作,就會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
我們一生都需要工作,你工作的履歷、經驗,就是你人生的金字招牌。你工作所創造出的價值,同事對你的尊重,老板對你的贊賞都將轉換為你個人的品牌價值,你的品牌價值多高,取決于你的工作態度、教養和人品。
做好每一件事不是為企業負責,不是為老板負責,只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其實對于老板的贊許,我并沒有覺得有多么的榮耀,因為這是職場中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然而從事HR工作多年的經歷中,除了少數人和上面那位同事一樣認真負責,我看到了很多同事在快要離職是選擇了這樣做:
1、 不再干活:還干啥干,都要走了,都交給新來的接班人吧。
2、 詆毀公司:趁著還在公司的這些日子,不斷向同事發表詆毀公司的言論,似乎巴不得同事也提出離職一樣。
3、 批評同事:職場中難免會有幾個你看不慣的同事,反正以后也沒有交集了,終于可以無所顧慮的說你一頓了。
4、 給新人設陷:離開了,我就要讓老板看到沒有我不行,我有多重要。誰讓你平時不關注我,不給我機會的。現在我走了,新人做不好,你就知道我原來有多么優秀了。
以上只是列舉了一些可能的情況,而這些情況經常在企業發生,你在離職是怎么做的呢?
也許你會說,老板對我不好,企業對我不好,所以我才這樣,但是我想問一句。別人不好,不應該成為你變壞的理由,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業,也會如何處理你自己的人生。
我想說的是,越是要離職了,越應該認真工作。
1、 離職時你如何做,往往反映你的真正品質和價值。
認真站好最后一班崗,你會獲得同事和老板對你品質的認可。把工作交接好,新來的同事也會感激你。設想你也既將進入一份新的工作,在新的工作崗位上,你希望你的前任如何對待你呢?
2、 人雖離開,人脈資源仍在。
在一家企業待過,總歸會認識一些人,交一些朋友。這些重要的人即使在你離開后仍然會和你保持聯系,他們都可能是你未來的合作伙伴,支持者,甚至于客戶。這些關系的建立都有是付出的,臨走你的漫不經心,或者一些拙劣行為,會讓這樣人對你刮目相看,對你的人品提出質疑,進而影響你們之間的關系。
3、 為職業生涯,留個好信譽。
曾經走過的路,就是你的一段經歷,這段經歷當然會影響你的后面的路。現在正規公司招聘,都會對候選人進行背景調查。在背景調查中,前雇主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離職就像分手,快樂分手才是雙贏之道。
01
筆者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小公司實習,公司有一項業務是外包出去的,業務中有一個小環節由我來負責,于是常常需要和外包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小黃對接。
除了工作,我和小黃沒有過多的交流和接觸,因此對于他的為人,并不了解。
后來,小黃離職了,外包公司換了一個人和我對接。
起初,工作照舊,進行得還算順利。
直到有一天,這項業務中有一個歷史遺留問題需要向外包公司確認,而恰好相關資料都是由小黃經手,只有她最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
我很自然地拿起手機聯系小黃。
萬萬沒想到的是,小黃微信不回,電話不接,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后來新的對接人告訴我,小黃不光是聯系不上,還留下一堆事情給他處理:文件混亂不堪,好多疑點沒交代清楚,甚至把很多重要信息給弄錯搞亂了,許多工作都要推倒重來。
為了趕節點完成工作,這位新的對接人忙得焦頭爛額,每天都處于抓狂的狀態,加了幾個周末的班才把所有工作梳理清楚。
生活中,像小黃這樣離職后恨不得馬上撇清和老東家之間關系的人不計其數,這就是典型的缺乏“職場契約精神”。
契約就是交易,企業給付一定的薪水,員工給付等價的商品或服務。
而職場上的契約精神就是說,你和企業發生了雇傭關系,除了為企業提供經驗、技能,還必須遵守相應的職業道德,雖然離職了,但做事的責任感和做人的道德準則不能丟。
其實,離職后是否還能恪守職場契約,從廣義上來說,折射出的正是一個人的人品。
這時,一個人如何表現,就完全仰仗于根植內心的人品了。
人品好的人,會替他人著想,盡量詳盡仔細的做好交接的工作,不給公司和同事添麻煩;人品差的則拍拍屁股瀟灑走人,留下一堆爛攤子。
不存在任何利益關系,還會從道義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考慮,才是真正的君子。
應了那句古話:君子許以義,小人許以利,君子以德相交,小人以利相交。
02
人品不同的人,離職后對前公司的評價方式也各不相同。
曾經在簡書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員工離職后到招聘網站上評論原公司是一種什么心態?
發帖人表示,自己在招聘網上發現有用戶匿名評價原公司,并且評價的內容大多都是負面的。
看到下面有人跟帖的回復說:離職了還有閑心到外部網站抨擊原公司,基本可以歸結為人品問題。
不禁想起前不久老板閑談時講起的一件事,之前總公司有一個同事離職后,在求職網站上評論公司的工資低,前同事寫到:“公司不行,才800塊錢一個月,大家別上當了”。
老板無奈苦笑道:“我做了10多年企業,從來沒有員工800一個月,真的是很無語!”
其實,不管前同事出于什么心態去抹黑公司,給公司帶來的不良影響肯定是很大的,我相信他也并沒有因此得到有價值的經驗,于他往后的人生而言也是百害無一利。
悲慘世界語錄說過: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
所謂心里陽光的人,看什么都是向善的。心里陰暗的人,永遠都發現不了事物的美。
深以為然。
人品不佳的人在評論前公司時,大都裹挾著私人恩怨,故意放大公司的缺點,肆意抹黑;人品好的人則心平氣和,給出客觀中肯的評價。
古人云:厚德載物,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有好的德行,就沒有承載不了的事。
相反,人無大德便無法成就大事。失敗并非偶然為之,成功也有其必然性,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愛戴。
03
曾經在某社區帖子里看到過一個故事:
智能鎖公司的銷售經理小何,由于談判方式及銷售技巧的問題,導致公司連連丟失兩個大訂單,蒙受了損失。第二天,他收到了公司的辭退信。
辭退信上,公司給了一個月時間讓小何做工作交接,并承諾多發一個月的薪水。
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小何不但沒有做好交接的工作,反而立刻收拾東西走出公司。
迎面走來的公司前臺擋了他的路,他便破口大罵。
旁觀的同事驚得目瞪口呆。
他可是公司里的好好先生,平時走在路上都會主動撿起煙頭扔向垃圾箱,堪稱脾氣好、修養好的典范。這一天卻像變了一個人。
生活順遂一切如意的時候,我們都樂于裝扮出一副善良寬容的模樣。
但是,最考驗人性的,不是一帆風順的時刻,而是看一個人失意時,如何安放他的善良。
因為深鐫于骨子里的教養和人品,還是占了上風。
生活經常給我們不經意的打擊,正是在最不濟的時候,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人品。
人品是生命的通行證,是心靈最后的依賴。
離職,是印證一個人有沒有品牌價值的時候。
一場離職,會暴露一個人的人品和本性、做事的態度和胸襟氣度,以及職業道德素養。
真正優秀的人,不僅能夠讓自己這一階段的職業有個漂亮的開始,更能做到離開時有個體面的落幕。
離職時,更見一個人的品牌價值。
職場如道場。見過的人,走過的路,做過的事,都在決定著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