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出海成了大部分企業的重要戰略。物流是出海過程中繞不開的環節,也是制約增長的關鍵瓶頸...
近年來,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出海成了大部分企業的重要戰略。物流是出海過程中繞不開的環節,也是制約增長的關鍵瓶頸之一。根據麥肯錫(McKinsey)2023年發布的《全球跨境電商趨勢報告——全球電商及物流展望》,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已突破1.6萬億美元,但超過40%的賣家因物流問題面臨客戶投訴或訂單流失。
運輸時效、清關效率和成本控制,是跨境電商物流中最常見的三大挑戰。那么,跨境電商企業如何應對這些挑戰?鴻泰物流(Whale Logistics)創立于臺北,2007年初便在香港、中國大陸設置了分公司,更在全球擁有網絡代理,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物流服務。記者就以上問題,采訪了鴻泰物流的行業專家李經理。
記者:根據國際物流協會(ILA)的數據,2022年全球跨境包裹的平均運輸時間為12.7天,而消費者期望的運輸時效已經縮短至5天以內。跨境電商消費者對物流時效的要求越來越高,物流企業有什么措施協助跨境電商提升時效?
李經理:為了滿足縮短時效這一需求,跨境電商可以采用多式聯運模式,例如海空聯運或鐵海聯運,將運輸時效縮短至7天以內。此外,與本地倉儲服務商合作,提前將熱銷商品分配至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也能顯著提升配送效率。
記者:清關效率的高低問題,也是電商企業關心的重點。它有什么影響?如何提高效率,避免貨物滯留和罰款?
李經理:清關流程的復雜性是跨境電商物流中的另一大痛點。清關文件不全或稅費計算錯誤都會導致貨物滯留,影響時效甚至面臨罰款。數字化清關系統通過實時傳輸和自動化審核,將清關時間從傳統的3-5天縮短至24小時以內。此外,選擇擁有本地化清關團隊的物流公司,也能幫助企業快速處理清關文件,避免貨物滯留。
記者:物流成本是跨境電商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影響因素。跨境物流可以如何節約成本?
李經理:物流成本占跨境電商企業總運營成本的25%-30%。為了降低成本,物流行業正通過科技革新走在前沿。智能倉儲和配送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優化倉儲布局和配送路線,可將配送成本降低10%-15%。此外,定制化物流方案能幫助跨境電商企業根據需求靈活調整運輸方式,進一步降低成本。
記者:剛才談到科技,跨境物流會有什么科技趨勢?
李經理:到2025年,跨境物流將進入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新階段。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將進一步推動物流服務的優化,提升運輸效率,縮短交付時間。物流公司將通過技術創新,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高效的服務,以應對電商商家日益增長的需求。AI算法也可以幫助跨境電商企業預測消費者需求,提前備貨,減少庫存壓力。
總的來說,跨境電商的物流挑戰雖然復雜,但通過多式聯運、數字化清關、智能倉儲和配送系統,以及借助最新的技術趨勢,跨境電商企業可以顯著提升全球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關鍵詞: